“下一节课,我上”,“好的”。最近,一位体育教师晒出了他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聊天记录。面对同事习惯性且毫无理由占用体育课的要求,这位体育老师除了同意还是同意。随着聊天记录在网络的疯传,许多网友在社交网络上参与了“体育老师有多卑微”的讨论。(1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体育课被文化课频繁挤占,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初中、高中学校,并不鲜见。有些学校不仅砍掉了毕业年级的体育课,还在期中、期末考试前两周叫停非毕业年级的体育课。平日里,文化课教师与体育教师私下协商、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更是见怪不怪。
改变体育教师的“卑微”地位,并不是一件难事,既要解决认识问题,又要解决手段和措施问题,只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转变对体育的认识,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学校体育课程被挤占的尴尬局面就能得到扭转。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主席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五育”并举,体育一直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破除体育是小科、副科的错误观念,配齐体育师资,督促学校开足、开好体育课,并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其次,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督促体育教师上好每节体育课。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和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兼职督学要不定期到责任学校调查访问,通过现场听课、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
学校要强化教学管理,从根上治理体育课被挤占现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各年级体育课,严禁教师私自调课,严禁体育课出现空堂。同时,教导处要指派专人,根据各班课程表安排,不定期查课,发现与课程表安排不符、随意挤占体育课现象,要将其作为一次教学事故,对当事教师作出严肃处理。
教育行政部门尤其要注意考前体育课停课现象。事实上,在繁重的复习之余,学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能调节情绪、能缓解压力、充沛精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评价的研究。与文化课教师相比,体育教师由于没有教学成绩,许多学校往往对其单独评价,评价标准模糊,难以分清优劣,导致体育教师评优树先机会少,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此,学校要制定科学、完善的体育教师量化考核标准,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常规教学、课堂研究、组织体育活动、教学和辅导训练效果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按一定比例分配评优树先名额,奖优罚劣,以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其“卑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