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考备考岂能目中无学生

近日,笔者到长江大学参加“青年教师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初中物理)项目”学习。培训期间有一项任务,要求各小组先在组内交流各自学校或县(区)的中考备考经验,整合后,每组选派一至两名代表上台交流。笔者认真聆听了每一位老师的发言,有谈复习策略的,如一轮干什么,二轮重视什么,三轮重点干什么;有谈复习方法的,如怎样上好复习课、如何查漏补缺、如何安排训练题;有谈如何分析本地中考试题特点,以便跟上中考命题趋势的,等等。

但实际情况是,中考前没有哪位老师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考得很好;中考过后,则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过分强调教师在中考备考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中考,毕竟是学生的中考,学生才是中考备考的主体,教师再高明的指导也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中考备考,必须目中有人,必须有学生。

从教学的角度讲,中考备考是学科教学的一个特殊时段,但不管如何特殊,它也是一种教学。从教育的角度讲,备考中的学生是极度紧张与劳累的,也是学习方法、心理健康等问题的集中爆发期,而这也恰好是育人的最佳时机。反观历年中考备考遇到的各种问题,复习效率低下、问题反复出现、心理波动大,甚至出现极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讲,都与备考时目中无人有关。

中考备考要关注到哪里去,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哪里。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是有终极目标的。明确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搞清学生在哪里,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能力水平达到了什么层级。换言之,我们必须知道学生与目标的差距有多大。差距的计算方法,不是班上整体平均水平与目标之间的差。最好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每一个孩子与目标的差。退而求其次的近似算法,就是分批分层计算。当然,这也是最现实最经济的算法。

中考备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目标。不同的学生,目标并不完全相同。于学生而言,中考的目标就是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进入心仪的学校。有的学生想上省重点,有的想上市重点,有的想上县高中,还有的只能上职中、技校。不是所有的人都想、都有能力上省重点,学生应心中有数,明白自己的斤两。毕竟,中考是现实的。让所有的孩子都冲着最高目标奋斗拼搏,只能加大内耗,降低效率。

中考备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目标不同,基础有差异,认知水平有差别,学习方式方法有高低。这就导致每一位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目标不明的,要帮助他明晰目标;目标太低的,要帮他认识自己的潜力;目标过高的,要帮助其调整;基础不牢的,要强化基础训练;能力不足的,要提高能力;心态不好的,要帮助调整心态,等等。而且,同一个学生在备考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间的差异,还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变化。唯有如此,备考才能更精细、更精准。

中考备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一旦进入备考阶段,环境立即被纯化。家有考生的家长们全心全意做好服务,教师们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工作。学生们除了上课、刷题、考试外,别无它物。题目、考试、分数,尤其是分数,成为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纯化环境、目标单一,极容易在群体中滋生、扩散紧张情绪。情绪过度紧张不但不利于备考,还可能成为压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中考备考,尤其是中后期,要特别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动态。

一场好戏,要有好的编剧,也要有好的演员。中考备考,只有既让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精彩纷呈、事半功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考备考岂能目中无学生  备考  备考词条  岂能  岂能词条  中考  中考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教育评论校舍建设

 学校建设不能求大

在全国各地,“最美的风景是学校”已成为普遍现象,反映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在校舍建设方面,某些地方动辄建设“巨无霸式”的学校和幼儿园,以规模取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