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过低,根据我校教学强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特向贵办申请退档。”这两天,北京大学因为这则“退档申请”,快被网友喷成了筛子。8月11日,北京大学就“河南一考生被三次退档”作出回应称,退档处理过程存在不合规之处,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招生委员会决定按程序申请补录已退档的2位考生。(8月9日澎湃新闻)
因这则“退档申请”,北京大学成了众矢之的。赞成者不多,反对声一片。有人认为,北大的退档行为涉嫌歧视,也违反高招规则。“国家专项计划”是对贫困地区的补偿和扶助,退档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一初衷。也有人认为,北大作为公立大学,不应该过度追求精英化培养,此举有违教育伦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和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退档合规合法,高校可以根据各省报考情况微调招生计划,这是高校招生的自主权。
此事发酵到今天,笔者认为,在苛责北大“退档申请”之余,更应关注的是事件反映出的高校招生问题。
一是高校招生章程须严谨。高校招生章程是考生报考前必须关注的权威性文件,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高校在制定招生章程时必须严谨。在“退档”事件中,北大今年在河南计划招生8人,“国家专项计划”实行顺序志愿投档,而该考生正好进入前八。考生符合提档条件却被退档,惹来诸多争议。如果北大的招生章程里多一句“分数低的考生即使进入提档名次也不会提档”,就能避免争议。
二是国家应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高校录取实行按计划投档,志愿填报、学生录取均带有博弈色彩。如何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专家熊丙奇提供了一个思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由高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者可申请多所高校。高校结合高考成绩、面试考察成绩、中学综合表现等评价录取学生。一名学生可申请多所高校,拿到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再从中选择确认。让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减少志愿填报的博弈色彩。
三是加强对学生进校的适应性教育。通过各类专项计划降分进入高校的学生,有的可能确实跟不上学习进度。这就需要高校在学生入学后,广泛开展适应性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