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工作督导检查时,调研走访几个乡镇发现,学校基本上使用的是电子教案,乡镇按学科统一确定主备教师,其他学校教师共享使用。这样的备课方式深受老师们的欢迎,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切实减轻了自己的备课负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专心教学业务。
然而,这样的备课方式,却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直接将主备人的电子备课复制粘贴,拿来使用,甚至不去阅读、不去研究、不去更改,只是换个名字,以供领导检查,或在二次备课、教学反思项目写几句无关痛痒的套话、虚话,以示自己内化吸收的痕迹。集体备课、电子备课成了“不用备课”的借口,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
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读教材、揣摩教法、研究教学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备课就进教室,很难站稳课堂,更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应在教学之前,深入备课,以求做足功课,如此,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无论电子备课也好,纸质备课也罢,终归是备课的显性形式而已,真正的备课,就是要让教师走进教材,走进教学。在推进电子备课的过程中,也必须将实效性放在首位,切实加强“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线上备课与线下教研相结合。电子网络共享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借助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群体的教学质量。但集体备课的成果,或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如同教学参考、名师教案、教育资源一样,只是教师研读教材、钻研教法、充足备课的引子,是教师线下备课的拐杖。有效的教师备课,只有教师充分融入,充分参与,将集体备课成果内化吸收以后才能实现与完成。因而,推行电子备课,一定要坚持线上备课与线下研究的无缝对接与完美接合。
共享备课的成果,不应是某位教师的杰作,应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备课成果形成之前,年级学科全体教师集体研讨,根据教材,逐课深入的研读、讨论、商议,以全面吃透教材,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并突破教学重难点。集体讨论有助于教师深刻参悟教材,把握教材,掌控教学,并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完成内化吸收的实质性备课。
二是坚持统一规范与个性处理相结合。电子备课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统一规范性备课文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专业高度的体现。这种统一性有其重要的科学性,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规范性流程,对于普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然而,课堂教学不仅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更要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统一规范性文本只为教师提供大致的教学思路,至于课堂教学的细节、某个知识点的处理、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风格的体现,则需要教师自主完成。因而,推行电子备课既要强化统一性,又要允许教师的教学个性。
共享教案是统一性的集中体现,统一表现在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重在宏观指导、全面把控。而对于具体教学环节的处理,则需要给予每一位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二次备课,就是教师将共享教案个性化的过程,只有切实做到统一与个性的有机融合,才能体现电子备课的真正作用。
三是坚持过程监管与结果检验相结合。诸多学校管理者在推行电子备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备课的真实性,费尽心思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甚至以网络跟帖的方式,考查教师是否真备课、备真课。虽然这样的过程性监管很有必要,但却并不能保证教师的备课效果。
电子备课毕竟只是备课的外显性形式,只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方式之一,备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离开课堂教学的纯粹的备课检查是片面的。因而,电子备课的监管与监控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备课过程,更要关注备课结果。要通过课堂观察,看教师是否已经真正理解、把握了教材,是否运用了集体备课成果并完成了个性化备课的生成,是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操作性运用,达成了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如此,才能真正让电子备课体现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