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19年职称评审结果,理学院教师蒋华松如愿评上了教授。这是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今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出台了职称评审新政策:在对“教学专长型”教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而是重点考查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
高校教师职称分类化管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纠偏措施。教学型教授的出现,则是这场纠偏改革的重要标志。
纠偏,纠的是“不重视教学活动”的思想。一方面,高校的功能定位出现偏差,只重视科研属性,忽视了高等教育的育人属性,而教学恰恰是育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混同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科研做的好等同于教学教的好”的惯性思维中,以至于到了选课阶段,学生往往会去检索教师做过什么项目、发了多少论文,并将其作为择师依据。
纠偏,意在宣示高校同样需要教学专长型教师。如果说科研型教师的贡献在于为知识产生增量,教学型教师的贡献则在于为知识产生“温度”。仅以知识本身的魅力多姿来吸引学生进入科学的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用独到的经验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学生进入科学的天地。
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为教学型教师提供了合理的生长空间。一方面,教学型教师的成长过程需要不断试错,时间跨度之长、花费精力之大往往是难以测算的,是隐性的,很难得到物质性或者精神性的奖励。另一方面,教学型教师之间很难产生一个共同体。因为在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学科存在高度的分化,而这种分化本身是按照知识逻辑(而非教学逻辑)的序列产生的,要想在分化中形成共同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缺乏共同体的归属,容易引发行业焦虑,也不利于经验交流。因此,需要包括职称评定在内的许多制度层面的调整和设计,才能抚慰“我的痛你不懂”的苦楚。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纠偏也不宜矫枉过正,滑向另一个极端。职称评审改革,不意味着教学专长型教师可以不接受知识的增量。缺乏知识增量的教学必定缺少厚重的底色,又如何期待其实现启发与引导的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