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机会聆听一位年轻名师的示范课。课件翻完之后,一节课结束了,却没能欣赏到名师的板书。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告诉我:这位名师的板书实在拿不出手,他成为名师的秘诀就是会写论文。
名师是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地标”和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区域教育的健康、持续、全面发展离不开名师的培育、支撑和引领。因此,打造名师已然成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大力打造名师,初衷是好的,本无可厚非。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确定区域内名师成长目标、提供机制保障、搭建有利于名师生成的平台以及制定名师激励政策等,助力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名师。这样的教师成长发展生态是良好的,有利于区域内千帆竞发般教师竞争格局的形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政绩取向、功利化使然,一些地方悄然出现了名师“催熟”热。上面这位仅仅会写论文的名师怕是也与“催熟”有关。
地方“催熟”,名师培养“大跃进”,教师就想尽一切办法“早熟”。于是,名师生成怪招频出:为了“速成”名师,一些教师不能做好教育教学这篇大文章,却热衷于炮制没有实践基础的所谓论文发表或获奖,“写”出名师来;一些教师是应试教育的高手,中考或高考成绩突出,是领导眼中的红人,虽然教科研成绩不突出,也能被照顾,“考”出名师来;一些学科实在不容易打造出名师来,有关部门就不惜降低条件,“瘸子里头挑将军”,终于“凑”出名师来;一些教师特别会赛课,一赛成名,一赛遮百丑,“赛”出名师来。学校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及教学研究机构人员,掌握着成为名师的若干资源要素,想不成为名师都难,硬生生“官”出名师来。
“催熟”“速成”必然导致“早熟”“夹生”,其副作用明显:这些被“催熟”出来的名师仅为“有名字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然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并不能成为“明师”,自然不能成为区域内的教育旗帜,其专业示范效应有限。更让人担忧的是,“催熟”的名师站在公众视野中,“催熟”“速成”痕迹全无。他们往往以假乱真,以名师自居,登坛开讲,很容易误导公众,引错教育方向。此外,这些名师光环使得他们圈粉无数,引得一些年轻教师做着“早熟”梦,也竞相模仿他们的成名之路,不好好上课,不下功夫读书研究,却打起了吃浮食、走捷径的小算盘。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自然也是名师准入的生命线。功利、浮躁,一味“催熟”,没经质量验证,“早熟”的名师不可能成为“明师”。教育人才培养跑偏走斜,方寸大乱,区域教育不光不能因名师而出彩有名、扩大影响力,还有可能因名师泛滥而走火入魔。
“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是名师生成的秘籍,“十年磨一剑”方能成就名师。名师生成需要走进学校火热的生活,需要深入学生中间;名师生成需要安静平和,需要积淀累积;名师生成需要反复打磨,需要经年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