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市教体局公布了《2018年中山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报告以大量的数据、图绘,介绍了这一学年度中山中职教育发展情况。有媒体指出,2018年度中职教育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仍在继续,订单培养学生同比增六成以上。随着中职生上升渠道的增加,有四成以上的学生得以继续升学。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的生源压力没有那么大。以广东为例,2018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普通高中与职中比例大体相当,普通高中招生53.8万人、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51.7万人以上。也就是说,约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会选择中职教育。但是,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能不能让学生在继续教育中打磨技能素养,则是中职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在这方面,中山市中职学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重点建设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走开“订单培养”路子。在专业设置中,重点瞄准第三产业,专业数达70%;在专业教学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如学校和企业共育学生,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企合作编写教材、企业输送兼职老师,职业能力与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双融,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职业教育更显活力。
近年来,蓝领工资超过白领的报道屡见不鲜,说明职业教育有很大发展空间,中职学校的培养观念、培养模式也需与时俱进。“订单培养”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以满足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要求,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教育资源也实现了深度融合。作为一种校企合作共育模式,“订单培养”对接社会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只有让职业教育更接地气,满足产业优化升级的人才需求,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职业教育。所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需要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为发展职业教育又下了一剂猛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企业打造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工厂”。而“订单培养”则恰恰是校企人才供需与培养的有效载体。
职业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中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订单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中职学生得以继续升学,更是为了给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新一代的优秀“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