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了《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数字化设备伴随着95后的成长,网络渗透到其娱乐、教育、生活、自我表达和社交等方方面面,对网络有着天然的认同和接受度的本届青少年,可以说是“数字原住民”,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一代”。
时下,每当提起孩子玩手机、看电脑的事,大多数家长总会唉声叹气,甚至怒火中烧,不知所措。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手机和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一些孩子由于过于迷恋手机或网络,已影响了日常学习乃至身心健康。面对这一情况,有识之士对此进行过许多有益探索,各界人士也纷纷发声,主张“堵”者有之,“疏”者也有之。
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的相关白皮书,真实形象地反映了数字化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及与之有着天然联系的“移动一代”客观存在的现实,将“家长做好了与之打交道的准备?”的话题,严肃而认真地推到了世人面前。依我看,“交道”肯定是要打的,欲求打“好”,就要从长计议,既要正确面对现实和孩子的爱好、行为,又要注重发挥好“第一任老师”的教育引领作用,具体说来,与之“打交道”需做好三个准备。
一是思想准备。家长要对现实和孩子的相关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家长与“移动一代”打交道的基础。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和大背景下的青少年一代,对网络的认同和接受度有着固有的天然性。这是家长接受事实或理解孩子上网倾向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点上,家长再去审视孩子对网络的特有“嗜好”,也就会感到正常了。
二是引领准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移动一代”同样少不了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在上网问题上,孩子有许多问题需要家长做出正确的解释,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把握,如哪些内容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看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打交道是一种带有教育性的交往活动,失去了教育引导性的打交道是没有意义的。
三是表率准备。家长应成为正确使用网络的表率。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过于迷恋网络,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境地,孩子对网络的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提前做好行为准备,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是与之打交道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