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某老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使教与学达到了十分完美的效果。临近下课时,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向老师提出了一个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但又非常奇葩的问题,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教师一时语塞,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评课时,这位老师因没有回答出学生的问题,觉得这节课很失败。
几乎每一位老师在教学生涯中都曾遇见过这样的场景,很多老师认为被学生问住很没面子,也很丢人。在《论语》中,孔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意思是,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便就这个问题的正反、本末进行考查,终于得到了结果。
老师被学生问住,一方面说明知识无限,而老师知识有限,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思维活跃,已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不是什么丢人之事。
对于知识,孔子向来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以“无知”充“有知”。孔子曾毫不避讳地谈自己好学,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际,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懂、无所不知,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此,每个人对待知识都应该保持诚实谦虚的态度。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流传到今天。一天,一个学生问他:“老师,你所掌握的知识比我的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芝诺用手杖在沙土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又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所言与孔子的话意思大体相近,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待知识的客观态度: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因而学问的最好境界是“无知”;相反,一个人知识贫乏,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会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即老百姓常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乱晃”。
那么,教师遇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怎么办呢?孔子曾多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列子•汤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的“不能决”,并非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而是他不想对两个孩子做出不负责任的回答。在遇到一个乡下人向他提问时,他对于问题的来龙去脉一点儿也不知道,但又不能不回答,便采取了“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式,即向提问者叩问问题的始终、本末、上下、精粗、内外、高低、正反等方面的情况,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把握问题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再恰到好处地给出答案。孔子认为,一个人懂得的具体知识是有限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无知”,然后尽可能地“叩其两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作为一名当代教师,要学习孔子对知识的谦虚态度和对未知领域不懈探索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每天几乎呈几何倍数增长,新知识、新领域层出不穷。在某一领域,教师可能不如学生知道的多,这时教师绝不能再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也不可妄自菲薄,因“不知”而觉得丢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识,教师切不可自以为是、不懂装懂,而是要像孔子那样追根求源,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弄清来龙去脉,给学生一个客观、准确的答复。有时候教师要向同行请教,甚至要向学生请教,但只要能做到“叩其两端”,离真理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这也是孔子一贯倡导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