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的石先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女儿进入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放弃了公立幼儿园的大班生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如今,石先生女儿所在的幼小衔接机构2019年的生源已经报满,已开始招收2020年的学生了,费用也提高到8万元。(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一边是教育等行政部门轰轰烈烈的“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去小学化”治理行动,一边是幼小衔接班依旧招生火热,生意兴隆,这是奇葩,也是现实。卓越巧问教育与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小衔接这一时期的重要性,58%的家长认为幼小衔接重点是提前学习部分小学课程内容。
现实之下,严苛的行政命令,却难以撼动幼小衔接班这个日益火爆的市场;人人虽皆知“拔苗助长”的故事,却难以抚平家长日益剧增的教育焦虑;舆论和培训机构制造出的“人生出彩”,使得幼小衔接班牢牢霸占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
谁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知识准备,他们需要的是游戏,需要的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现在,幼小衔接班反其道而行,给孩子们灌输语文、数学、英语等书本知识,着实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损害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尽管这是常识,但幼小衔接班的顽疾仍难以祛除,深层次上剖析,这是社会整个大环境所造成的。
教育是改变人成长的通道,但这一通道往往被定义为精英人才的通道。家长倾尽所能,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及考上重点大学,目的就是要“把孩子要培养为精英”。按照这一路径来看,主流社会对人才的价值寄予厚望,因而对职业教育人才有所偏见也实属难免。现实也确实如此,我们很少听闻哪位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将来要成为一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更鲜有家长大胆地去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上职业学校。
孩子上学读书要接受考试,然而,目前学生考试已下移至幼儿园入小学阶段。小学招收一年级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笔试、面试,甚至还要考其父母,等等。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今年秋季入学考试,一个6岁的小女孩因答不上来主考官问的问题,直接被主考官“诊断”为其智力有问题,并拒绝其入学。小县城内的一年级新生入学都要考试,可想而知,在一二线城市,孩子上小学到底有多难。按理说,学校此种行为直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但就目前来说,我们难以找出有效的办法来解决。
入学难,入学贵,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摇号入学的政策使得每年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总是出现排队、叫号,一票难求的现象。加之,现在的一年级教材,没有安排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过渡学习的有关章节,幼、小缺乏过渡性的“搭桥”。
于此,一味苛责家长“抢跑”,要求家长改变教育理念,也是不理智的。治理幼小衔接班的顽疾,重要的还是要在政策设计上发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实现教育公平;深入推进高考改革,引导社会不断树立多元化的人才价值观;教育等行政部门也要持续加大对幼儿园“去小学化”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力度,逐步规范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还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