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讲座曾一度风靡,报告厅内一人主讲、听者云集,是很多学子热切追随的精神大餐;而如今,不少校园里的学术讲座是讲者自娱自乐,听者漫不经心,有的甚至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有大学生反映,由于有的讲座组织者担心参加的人数太少或者是担心在主讲人面前丢了脸面就强制学生去听讲座,动辄就以“点名”为“要挟”。这种现象在本科期间出现的频率较高。
从精神大餐到“鸡肋”,折射出高校学术氛围的变迁,也客观反映出信息化时代大学学术讲座的尴尬境地。在过去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大学生除了读书就是听讲,学术讲座是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所以一度火爆异常。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不去报告厅,通过网络照样可以听取学术大家的精彩报告,而且学生的选择也更加多元、更加自主。所以,学术讲座的失落,不能完全归咎于校园的浮躁。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术讲座也要努力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首先要回归服务教学的核心功能。学术讲座是交流学术、探讨思想的一种方式,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一个教育目的。要明确其自身使命,把其余附加的功能,比如把参加学术讲座作为考核学生、评价教师、评估学校等量化指标功能全部剔除。实践证明,学术讲座承载不该承载的东西越多,其定位就越混乱,越容易为了讲座而讲座,彻头彻尾的形式化,吸引力越来越弱。
其次要回归交流学术的基本内涵。学术讲座就是要分享交流学术,这与培训辅导报告不同,与各类励志演讲也不同。一是学术讲座重在学术,不能抛开自我哗众取宠;另一方面,学术讲座的受众要集中在志在学术的学生群体,不能“一刀切”让所有人都来听。片面追求听众数量本身就是一种错位的表现。
最后要回归“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很多报告组织者把重心放在了主讲者身上,请谁作报告往往由管理者定,没有听取学生意见,导致请的人学生不“感冒”;再就是重在“请”这个环节,对如何“讲”,特别是现场的互动交流往往谋划不够,造成讲座实际效果不优。学术讲座要请对人,用对方式,比如适应信息化发展,采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互动,学生喜闻乐见,谁还会拿它当“鸡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