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刊物编辑,我接触教育时评近20年了。从《湖南教育》的“半月谈”到“十日谈”再到“卷首语”,责任编辑都是我,将近70%的文章均出自我手。
我觉得,写好教育时评,要把握好“三性”和“四在”。所谓“三性”,即新闻时效性、理论阐发性、教育专业性;所谓“四在”,即在议论风生中传播教育规律、在追求时效时突出社会效率、在专业话语里彰显大众情结、在引导舆论中抒发独到见解。“三性”好理解,无需多言,这里讲讲我对“四在”的体会。
第一,在议论风生中传播教育规律。教育时评所评论的话题无疑都与教育相关,或是普遍现象,或是极端个案,或是具有典型价值的线索,或是对背后底蕴的诠释,不一而足。但是,要成为教育时评的题材,需要有所选择与角度的取舍,努力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出奇效应”。这就是教育时评的“韵味”,即在议论风生中传播教育规律。例如,我写《做大更要做强》这篇教育时评时,以各地争相搬迁一中为素材,从学校做大更要做强的角度说事论理,指出人们在对待做大上的偏颇,比较深入地触及到了盲目做大、贪大求全问题的本质,对澄清认识、传播正确的办学理念很有好处。这篇时评获教育部新闻办2003-2005年度全国教育报刊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第二,在追求时效时突出社会效率。既然被称作“教育时评”,时效性是必须的,即使文章中有过时的旧闻,也是用来作为事实铺垫、依据素材和说理资料的。因此,教育时评的时效,好比是文章的“时间标签”。不过,教育时评的时效,并不等于片面追求话题的新闻性,更重要的是所研讨问题的现实针对性,这也是更高层次上的“时效”。例如《教育不能承受拆迁之重》这篇评论,是针对2013年底几起教师被“调职逼迁”事件而写的,虽是拆迁之事,但与教育相关,值得各地反思。因为只有地方政府真正用法律规范拆迁行为,才会使拆迁真正步入法治轨道,才能避免教师被“调职逼迁”的闹剧重演。
第三,在专业话语里彰显“大众情结”。教育的话题涉及面广,眼下几乎每个人都可对教育问题评头论足一番。但作为教育时评,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实践经验,要说“内行话”——了解实情,同时要说“专家话”——有教育家的视角和思想。与此同时,也不能离开大众所思所想,也要清楚群众的心里话,也就是具有“大众情结”,不能高谈阔论“放空炮”。时评只不过是“发他人未发之声,说他人未说之理”。例如,我写的《出“教育家”为什么这样难》,议题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文章着眼于教育家成长的规律,剖析为什么出不了教育家的原因,显示了时评的引导力量。这篇时评被2010年第18期《新华文摘》转载。
第四,在舆论引导中抒发独到见解。教育时评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剖析程度,对人们认知的引导力度以及对人间真理的阐发深度。因此,教育时评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重复大话套话,而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这种独到见解又能给人们以启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例如,《真正让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硬气起来》这篇评论,针对衡水中学“进驻”浙江嘉兴平湖市以及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官员大谈“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所引发的舆论而写的,揭示了“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很多人的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做法也仍然大有市场的现象及原因,指出要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与做法仍然任重而道远。
除了掌握以上四点之外,教育时评写作还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自圆其说。言之有理,是说我们在写作时要“以道理为准绳”,就是要敢于并善于亮明你的观点,说出你的道理,并且要说得有道理,才能以理服人,这叫做“有理走遍天下”。言之有据,是说我们在写时评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有理有据、不容置辩、令人信服。言之有序,是指行文的秩序,是起、承、转、合的规范与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章有法、讲究规矩、符合逻辑,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的次序。自圆其说,就是说自己先要能说服自己,要自己先把道理想周全了,想明白了,想仔细了,才可能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说得周全,才可能说服别人。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说不通的,也是不可行的。
当然,写好教育时评,也有许多“功夫在诗外”的准备工作,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多读书。因为读书能为写好时评储备知识 、积累评论的问题意识。二是多写作。欲除杂草,必种上庄家。写作是培养评论的敏锐度、分寸感与突破眼高手低的最好方法。三是多看新闻,培养时代感、训练思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