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书读评】警惕教育的九大误区

被誉为“PISA之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近日在全球公开出版发行了《世界智慧:如何构建21世纪的学校体系》。在书中,施莱克尔通过国际测试,比如PISA数据的比较,指出了目前全球教育普遍存在的九大认识误区。了解这些误区,对于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误区一:“穷人家的孩子学不好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命。”这一认识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也给教师戴上了“有色眼镜”,使其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施莱克尔指出,这一假设并不成立。2012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上海10%的最弱势家境的孩子比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10%的最富裕家庭孩子的数学成绩要好。2015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爱沙尼亚、越南10%的弱势家境的孩子的表现达到了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这说明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取得非凡的学业成就,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关爱贫困家庭的孩子。

误区二:“移民儿童或流动儿童拖了整个国家教育的后腿。”近年来,成千上万的移民和难民涌入欧洲,其中包括数量巨大的儿童。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校并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些挑战。然而,PISA测试结果显示,一个国家的整体教育表现与其有移民背景的学生表现并无关系,而且即使有同样的移民背景,学生的学业表现也可能完全不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有大批农民工子女随迁进入城市,有人认为他们拖了城市教育的后腿,但事实并非如此,城市教育不能随便抛弃这些孩子。

误区三:“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多花钱。”这是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流传的说法。但是,事实证明,教育投入多,教育产出未必更好,而且没钱也能办好教育,甚至能办出高水平的教育。比如,尽管教育投入是匈牙利的4倍,卢森堡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教育产出。其实,教育成功不在于教育投入了多少,而取决于钱是怎么花的。教育需要投入,但办好教育更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追求和教育境界,我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现象”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明。当时,国难当头,政府投入少,办学条件艰苦,但却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这说明教育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误区四:“班级规模越小,教育效果越好。”这是很多国家的领导者最喜欢接纳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许多省份也在努力解决“大班额”问题。施莱克尔指出,国际上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实班级规模越小,教育回报越大。相反,很多国家的小班级改革都是以牺牲教育领域其他经费为代价的,比如教师的待遇经费等,导致钱并没有用在“刀刃”上。“大班额”当然不好,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也不是班级规模越小越好。班额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误区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教育效果越好。”这是许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制胜法宝,但PISA测试对比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教学或者学习时间过长的国家,其PISA成绩往往更糟糕。其实,学习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学习数量和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好,但如果教师能够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不增加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学生一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误区六:“能否实现学业成功主要在于遗传。”很多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学生的学业成功取决于其家族先天的智力遗传,而非后天努力。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数据显示,一些国家的学校体系始终秉承并传递着“成功是后天辛勤付出获得的,而非先天智力遗传”的理念,而且在那些学生相信“天道酬勤”并付诸实践的国家,其学生的学业表现持续保持在高水准之上。根据布卢姆提出的学习理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实条件,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学会他应该学会的知识。这说明只要下到功夫,大多数人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业成绩,聪明并不重要,勤奋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七:“一些国家教育表现卓越,原因在于他们的文化。”文化确实能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比如受儒学影响的国家,他们重视教育而且学生在学业上的整体表现也很优异。然而,并非所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的学生学业表现都优异,最能反驳“文化决定论”的是近年来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学业水平的快速提升。自2006年至2015年,哥伦比亚、以色列、葡萄牙、卡塔尔和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学生的科学表现提升显著。这些国家并没有改变文化,也没有发生人口变化,更没有改变教师,而是改革了教育政策和实践。但是,学生的表现充分说明了“文化决定论”是站不住脚的。

误区八:“只有顶尖毕业生才能成为教师。”经常有人抱怨,学生学业表现太差,原因在于进入学校成为教师的年轻人不是国家最好、最聪明的毕业生。研究发现,教师确实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然而,一些国家,比如爱沙尼亚和韩国的教师算数能力非常一般,但他们的学生在PISA数学测试中表现优异。可见,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不只是教师水平,还取决于教师这个职业是否更受社会尊重、是否是更具吸引力的职业。

误区九:“按照学生能力选拔学生并进行拔尖培养,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方法。”PISA的测试结果显示,表现最优秀的教育体系是那些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教育机会的教育体系。研究也表明,通过追踪、记录能力的方式在学校或班级里按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类选拔培优,并不能达到更好的预期。目前,很多学校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为了追求清北率,对尖子生实施重点培养,这不但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而且对尖子生的成长也不一定有利。我一直比较欣赏江苏洋思中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水涨船高”的提法,尖子生是在公平的环境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学校和教师刻意培养出来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九大  九大词条  好书  好书词条  误区  误区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