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陪读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最近出现的一些极端的陪读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对陪读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一般在初高中阶段,家长陪读的概率更大一些,这与家长过度关心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时间紧、节奏快、强度大,同时担心学校的伙食营养供给不足,于是断然采取陪读的方式,为孩子“开小灶”“加营养”。也有部分家长陪读是为了监督孩子的学习,要求孩子下课后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回家,每晚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以外,还要完成其他课外作业,唯恐孩子学有不足。
这种一厢情愿的保姆式陪读,看似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实则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首先,这种强行介入的陪读会剥夺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降低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还容易让孩子养成家庭依赖症,导致有的孩子大学毕业了还不能很好地自理生活。
其次,这种课堂和家庭“两点一线式”的陪读,让孩子远离了集体宿舍生活,减少了与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和集体活动的时间,使他们逐渐难以融入集体,久而久之,会变得孤独、封闭,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有调查显示,陪读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大大弱于无人陪读的学生的能力。
再次,家长陪读会严重影响家庭原有的生活状态。有的家长为了陪读,专门到学校周边租房,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工作也辞掉了。家长的这种举措会于无形中将自己的焦虑传导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家长陪读纯属多此一举。
当然,也不能因为这些负面影响就对陪读全盘否定。其实,陪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比如,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短期内患病的学生来说,家长就有必要陪读。特别是对那些心理有问题或者沉迷于网游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在陪读中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矫正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