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童书早已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可面对看似繁荣的童书市场,很多家长却非常无奈。从低幼启蒙阶段开始,桥梁书、绘本、科普读物等,“西餐”早已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但在国内,有相当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成立了工作室,进行童书批量生产,一年产量高达一两百本,出现了很多概念化、同质化、贴标签式的作品。少儿读物有数量、没质量,令人堪忧。有作家称,自己写出来的书不给自己的孩子看。(5月29日半月谈网)
“自己写出来的书不给自己的孩子看”,却要投放市场,卖给别人家的孩子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从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两层意思:一是自己写出来的书在主题、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内容方面“有毒”,害怕自己的孩子看了“中毒”,影响精神发育;二是由于批量生产,自己写出来的书难免粗制滥造,害怕影响自己孩子读书的胃口和兴趣。
然而,自己写出来的书不给自己的孩子看,其他的孩子也未必愿意看,由此导致国内童书市场“西餐”成了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有家长反映,国内引进的国外绘本大都画风精良、装帧精美、内容精致,而且还能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将为人处世的道理蕴涵在小故事里,因此,不但孩子爱看,大人也喜欢。
“西餐”并非不好,其中也不乏经典,但作为中国人,还是要把“中餐”当作自己的文化主食。但问题是,本土原创童书质量低劣、缺乏经典,孩子们即使想把它们当成主食,吃起来却没有营养,甚至坏了胃口。因此,提高童书质量、为孩子们创作一批文化精品,是摆在广大童书作家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其一,要着力提升童书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而阅读有营养的童书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文化启蒙。在这一涉及国家文化命运的根本问题上,本土童书作家和文化工作者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既要考虑作品的市场效应,更要关注作品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写出来的书既要能让自己的孩子看,也要让别人家的孩子喜欢看。
其二,要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根,是孩子身上做人做事的“基因”。有了传统文化的浸润,将来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数典忘祖。童书作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要撷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变成儿童可以感知、欣赏的文学艺术形象。这就要求作家既要具备传统文化的扎实底蕴,又要具备艺术表现的深厚功力。
其三,要着力打造一批童书精品。缺乏本土化精品是孩子们钟情于外国童话作品的主要原因。打造精品就需要童书作家、文化部门、出版部门多方合作,齐心协力。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三国演义》《地道战》《地雷战》等小人书,至今仍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记忆犹新。据说,当时为推出一套《三国演义》小人书,文化部门聚集了国内顶尖级的作家、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对画面上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画面下的文字脚本都认真把关、严格审核。打造童书精品,不妨也这样严谨对待,把好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