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的中心,一个颇具规模的乡镇文化站很是引人注目。漫步于文化站周围,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墙、励志栏等为文化站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文化站内,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舞蹈排练厅等功能用房设施设备齐全,已成为群众喜爱的精神文化家园,服务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5月25日光明日报)
乡镇文化站是文化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直接的窗口。近年来,由于“互联网+”迅猛发展,文化传播的渠道极大丰富,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层次也大幅提高。乡镇文化站若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就会被遗忘在角落。而四川桑枣镇文化站却用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小站辐射大文化圈的新通道。
站小不敢忘职责。乡镇文化站要带动一方文化的发展,人少站小难作为是最大的障碍,但决不能因此而妄自菲薄,甘于“默默无闻”“大隐隐于市”。桑枣镇文化站一反惯常,肯于“亮相”、善于“亮相”,勇做最新文化的弄潮儿。他们让广场讲“文化”,用墙壁说“文化”,用电子阅览室、舞蹈排练厅送“文化”。站虽小,却无处不满溢着文化味,特别引人注目。
站小勤开新天地。一些乡镇文化站之所以渐渐被边缘化,是因为所在人员总把自己当作政府部门,高高在上。桑枣镇文化站则主动放下身段,走出去、下基层,以站为中心四向拓展,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开通“村村响”、办起“坝坝文化”、构建“十里文化圈”,实现了文化站功能的无限延伸,使村民娱乐有去处、闲空时候有乐头。
站小巧注新能量。没钱请不来老师、没钱搞不了活动……不少乡镇文化小站常常抱怨经费卡住了发展。其实,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乡镇文化站同样可以有作为。桑枣镇文化站将文化传播和深度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巧妙地化解了钱与文化传播所存在的矛盾,而志愿者制度更是解决了乡镇文化站优质师资欠缺的难题。
四川桑枣镇文化站用实践告诉我们:乡镇文化站不能因站小而不为。只要勤耕耘、敢探索,小站也能唱响大文化,也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出彩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