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北京大学新增了一门面向全校的选修课——电子游戏通论。一个月以来,原定每堂120人的名额爆棚至近200人。国内顶尖高校开设游戏课,争议也随之而来:有学者提出将电子游戏课程引进大学校园,要注意风向标问题,甚至坚决反对游戏产业进高校。有专家表示,游戏业的发展无可阻挡,在北大开设电子游戏相关的课程,让在校生能较清晰地了解电子游戏的发展规律、认识到开发和运营游戏所需的要素、理解这个业界的风波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慢慢培养起成熟健康的游戏观。(3月30日澎湃新闻)
说到游戏,大多数人都会谈虎色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危害,认为“问题孩子”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网络游戏,游戏成为倍受批判的靶子。但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极为片面的。
游戏并非毒蛇猛兽,关键在于游戏玩家如何对待它。人们之所以认为游戏有害,让青少年学生远离它,是因为不了解游戏,不懂得如何发挥游戏在健脑益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大学新增选修课程——电子游戏通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育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游戏,培养成熟健康的游戏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游戏带来的危害。从这个角度说,大学开设游戏课程有其积极意义。
首先,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智能化、网络大众化、游戏普及化已成为时代趋势,电子游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形势下,与其毫无意义地排斥它,不如正确地利用它。
其次,电子游戏有助于让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调节大脑、愉悦身心。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把电子游戏作为调节大脑的消遣娱乐方式,通过玩电子游戏缓解压力、开阔眼界。
最后,电子游戏有助于人们健脑益智,发展综合能力。很多电子游戏中不乏益智类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玩玩游戏有助于拓展大脑思维,丰富大脑储备。同时,玩网络游戏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它能让人们通过与其他人的共同游戏形成社会交际交往,提高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竞争意识。
然而,要充分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彰显其正能量,还需正确对待游戏的利与弊。学校开设游戏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大学,还应积极探索在中小学分级开设游戏类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电子游戏的发展规律、认识到开发和运营游戏所需的要素、理解这个业界的风波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慢慢培养起成熟健康的游戏观,增强他们的绿色上网意识和游戏责任意识,提高自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