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研学旅行重在让学生行有所学、研有所获

春光明媚,大地新绿,正是赏春踏青的大好时节。不少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正在火热筹划中。据了解,许多学校把研学旅行包给旅行社,景点由旅行社选,路线由旅行社定,对于研学大多是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作好记录,回校后上交游记或心得而已。如此研学旅行,只不过是春游的升级版,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研学旅行

此前,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不难看出,研学旅行的目的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义相吻合,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自主构建和提升,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的校外延伸,学习和研究才是目的,旅行不过是学和研的方法和手段。因此,研学旅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春游、秋游,也不是把学校课堂机械地搬到校外,而是一门融所有学科探究活动为一体的高综合性实践课程。

开展研学旅行,使学生行有所学、研有所获,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准基地。研学旅行是学生到校外去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所去的地方一定要有学习的价值,必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方便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研究。因此,研学旅行的目的地要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密切关联,有探究点、研究面,让学生运用校内和课内所学知识展开探索与研究,得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结论。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学习《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根据研学旅行的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等遴选、建设一批既安全又适宜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

二是要编写教材。研学旅行既然是一门课程,就要制定出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写出一套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与研学基地路线等融合统一、操作性强的研学旅行教材,为学生探究提供可视、可触的切入点,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不要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摸着石头过河”,沦为一种空洞的形式。

三是要培训师资。对学生来讲,研学旅行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什么、如何学、研什么、怎样研等单靠学生自己摸索显然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把学生交给导游更无法实现学研的目的。因为导游不是导师,他们的任务只是对景观进行简单、客观的介绍,无法将学生引入研探的殿堂。对普通老师而言,边旅边学,边行边研的教学模式也是新事物。因而,研学旅行要达到预期目标就要先行培训一批研学旅行指导教师,让他们掌握研学旅行这种新课的新上法,摸索出一套引领学生发现、探索、研究的行之有效的探研模式。

四是要有资金保障。各地政府要在基地建设、车辆出行等方面给研学旅行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可由政府提供适当的交通和生活补贴,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地完成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做到一个学生不能少。

五是要有评价考核。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春秋游,不能只让学生交一篇游记或心得就算合格。要建立健全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考核机制,特别是对学生研学旅行的参与情况、研旅表现、研究情况、研究结果、素养提升等方面,在量和质上都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考量和评估,记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档案,作为考核评定、升学评优的参考依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行  生行词条  重在  重在词条  所学  所学词条  有所  有所词条  旅行  旅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