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规模学校是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的基石

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存在形式。就近、分散、小型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小规模学校会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

小规模学校是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权的必然需要。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分散的山区,小规模学校不仅能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而且对启迪民智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何办好能让每一名儿童都能有学上、上好学的小规模学校,并形成各小规模学校群雄竞起的发展状态,不仅关涉末端教育的质量,也关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问题。

从保障儿童受教育权、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角度,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不能消亡,而且要越办越好。我认为,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有计划地培养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要解决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还要解决师资培养问题。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结构性缺编,破解这一难题应从多方入手。例如,将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培养纳入到师范院校培养计划,每年招收一定比例的学校师范生,在各项政策上给予较大支持。各县市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小规模学校骨干教师队伍,让他们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得到应有的保障与待遇。通过各项政策激励让小规模学校既能留得住现有教师,也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任教。

第二,建立小规模学校课程标准体系。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较分散、小型,其课程标准应该是在国家课程标准框架下的一个灵活系统,应允许各小规模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框架下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在让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质朴的民风文化资源,以及民间艺术、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优化课程结构,追求学校发展的附加值。

第三,通过“走班制”和“套餐制”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小规模学校人数少,教学的灵活性强,自由选择的机会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走班制”和“套餐制”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例如,实行“走班制”,将各班课程表在全校公开,提前一周公布下周某节课是某位老师上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去听哪个老师的课。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文化特征及学生性格禀赋,为每个学生制定“套餐制”课程包,包括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爱好拓展、手工制作、社会实践等模块,为学生提供有选择的教育。

第四,成立小规模学校社会服务组织。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存在的一种形式,应该有相应的社会组织为其提供教育服务。例如,小规模学校可以办自己的杂志、电子简报、交流网站;成立教学与管理的相关学会,每学期或每学年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定期举办教育成果展示会;成立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等。通过这些组织,小规模学校可以集聚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契机。

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育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无论学校的规模有多小,只要有朗朗的读书声,就能传播现代文化,就能让村民看到未来的美好。办好每一所小规模学校,让其朝着更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更社会化的课程发展,让每一个就读小规模学校的孩子更好地成人,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规模  小规模词条  基石  基石词条  构建  构建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  和谐  和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