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与了一项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实地走访中,偶然发现农村社区老人对当前的社区教育颇有微词,认为社区教育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精神需求。
眼下农村社区的老年教育版块,尽管较过去有所进步,但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服务模式等,依然突破不大。一些所谓的农村图书室,村一级的辅导站、活动室,大多是徒有虚名,使用率不高,实效性更不用提。为了让农村老人同城区老人一样乐有所处,学有所教,我认为农村社区的老年教育需要做以下改变:
课程内容变配送式为定制式。现阶段,农村社区老年人教育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状态,比如,由乡镇成教中心辅导站请几个专家,为老人作卫生保健的讲座;与有关服务企业合作,讲讲“种养加”(即种植、养殖、加工)。事实上,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少老年人已经不甘心一辈子专务农事,他们开始有了“网上冲浪”“智能弄潮”的需求,希望得到点对点、手把手的帮扶。因此,新时代的农村老年教育课程内容,既要立足于农,也要跳出于农,不妨将不合理的硬性配送改为让老年人按需定制。
服务模式变走读式为送教式。现在的县级老年大学,虽然向所有老年人开放,但他们想要学习还不得不奔去十几公里外的县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如果沿用传统的走读式学习,势必会大大限制参与度。为此,成人教育中心不妨统筹规划,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和交通方便度等,进行小范围集中式的送教服务。
师资来源变聘请式为义工式。现下,乡镇中心社区辅导站教师编制少,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教师。对此,不妨由乡镇中心社区辅导站牵头,在征得地方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与地方事业单位和相关志愿服务机构合作,吸纳其中的部分人员成为专业性义工,变师资结构为编制+义工的形式。这样一来,也能给那些想反哺社会的年轻人提供做公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