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下,能够做到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足半数,而喜欢劳动、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仅占约两成。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的缺失与劳动意识的淡薄是显而易见的,这着实令人堪忧。这种不会劳动、轻视劳动的现象反映的正是当今中小学的教育短板——劳动教育的严重缺失。
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根源。
首先,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现代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四二一”(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因而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许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理应完成的各项家务劳动,家长更习惯包办代替。因此,孩子的劳动意识也很难形成。这种家庭教育下,肯定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当下的“啃老族”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开展难以真正深入落实。一方面,学生在校劳动中的安全问题使劳动课程的开展受到阻碍。现在的校园安全教育法规已将学校推上了风口浪尖,学校是校园安全问题的责任者,如果学生在校出现安全事故,学校肯定脱不了干系。有了这样的压力,就不能不使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上畏手畏脚。另一方面,学校对劳动课程开展情况的要求不够严格,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劳动课无条件为文化课让步的现象在校园里很是常见。所以,学校劳动教育很难得到确切实施,更无法追求理想的效果。
第三,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有失偏颇。这是困扰劳动教育开展的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在应试、升学的考验面前,教师将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对立关系的存在,认为学生劳动占用的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少,学业成绩就会下降。在这种思维主导下,教师经常理所当然地侵占本该属于劳动教育的时间,而用来进行直接的知识传授。学生在校理应完成的一些劳动,比如日常值日、校园的大型劳动等,已形成了家长参与甚至完全替代的局面。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将劳动异化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这些做法无疑会使学生失去劳动兴趣,甚至厌恶劳动,学生的劳动意识越来越淡薄,劳动习惯的培养也便无从谈起。
家庭与学校双向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从小就偏离了方向,衍生出的是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心态与行动。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眼高手低、好逸恶劳。这样的孩子即使成年,也难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立足。
那么,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者,我们怎么才能寻找到最佳教育途径,取得理想的劳动教育成果呢?
第一,要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这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基本切入点。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有效利用家长学校,让家长走进德育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讲座,来提高家长对学生参与劳动的认识。同时,也要引导家长成为学生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品味劳动成果的甘甜,使孩子逐步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正确劳动观。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只有家长真正放手,才能使孩子的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第二,上好劳动课。上好劳动课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最直接的手段,而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增强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的有力措施。学校德育部门要对学生劳动中的安全工作做好保障,这也是抓好劳动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布置工作的时候要抓好管理、抓好细节,对劳动的内容、环节的安排都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劳动前要有细致的计划,劳动中要有及时的监督,劳动后要及时做出总结。
学校的劳动课程,不仅要体现在课程表中,还要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给劳动课任课教师量化的评价,使劳动课真正得以落实开展。同时,也要将学生的劳动成果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学校也要有计划地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为劳动课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不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唯有真正参与了劳动实践,才能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第三,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教师对劳动教育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导致了教师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弱化学生劳动教育的错误现状,使劳动教育摆不到应有的位置。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劳动教育就无法发挥正常功能。所以,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旧的、陈腐的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认识误区,重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只有这样,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才能找到根本出路。也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