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去了临近县市的一所学校学习。休息期间漫步于初冬的校园中,这所学校里精致的楼宇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毕竟,在学校建筑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这样的学校实在是不少。然而,当坐在典雅大气的报告厅里,以及驻足于虽谈不上宏大但设施齐全的室内体育场时,我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多年来,我始终认为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除了基本的教学和办公设施,别的可以省略或简陋些,但有两样建筑却是不能省的,一为报告厅(或曰剧场),二是体育馆(或室内体育场)。因为,一所学校只有具备了这两个设施,学校计划中的一些活动才能真正从纸面落到地上,学校育人的很多项目才能称得上是有了真正的适宜的场所。
且不说现在,就是在民国时期,很多名校便有了自己的剧场,从而也助推了当时所谓的“文明戏”的推广,更助力了当年所在学校学生精神上的发育成长,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些著名人物在回忆时,还常常提及当年就读的学校里那所不大甚或显得简陋的剧院。现在的很多著名学府,在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中,精美的报告厅和恢弘的体育馆也往往更易于吸引到访者的眼球,它们不仅呈现着学校的景观,更在向来访者诉说着学校的文化。它们代表的何止是学校的建设水平,更承载着学校文化的传承质量。
在过去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缘于资金短缺或认识不到位等因素,许多学校尤其是基层的、农村的中小学,在学校的规划建设中,大多是没有报告厅和室内体育场所的,至多是临时用个大教室来完成演出、表彰等事项。因为这个因素,很多活动便因无法开展而取消,特别是露天的风雨操场,常常因刮风下雨等天气原因而不能使用,酷暑严寒的环境下这个问题更是突出。因而,我们常常见到中高考录取过程中,基层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被城市学校的学生拉下一大截,这其中除了二者的师资有明显差距外,众多农村学校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剧场和室内体育场缺失也当属一个不折不扣的原因。
应该说,学校报告厅、室内体育场的缺失,既是时代的无奈,也是时代之痛。然而我们更应看到,在逐渐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尤其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达到4%的当下,在如何用好这笔钱的统筹安排中,将每所学校的报告厅与室内体育场馆的新建或补建纳入计划考虑中,应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前瞻眼光的谋划。假如因为认识不到其重要价值的因素,而导致这两项重要设施短缺的话,对于学校建设及学生成长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
有了这两项重要建筑后,学校才能从容地落实很多育人的活动计划,一所学校的精神或灵魂才能更好地得以释放。而当有了这些场地后,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任务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因为,要将报告厅和体育馆等建筑真正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才是对这两项教育设施功能的最好诠释,也才能使身在其中的学子们在求学中多一份留恋与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