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陪读吼娃”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网上帖子大多是家长的吐槽,但孩子们对此到底怎么想?随后,一家出版社向不少小学生征集了关于“吼娃”的感想,孩子们的“真心话”让不少家长直言“太温暖,笑了又哭了”。
陪读吼娃现象屡见不鲜,一般来看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孩子作业中一些题目或问题,家长习惯于用大人的思维和方法来讲解,然而孩子怎么都“不领情”、不理解,家长恨铁不成钢,因急而吼;二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扯三拉四,磨磨蹭蹭,耍小聪明磨洋工,早该结束的作业仍未完成,家长怪孩子,因“恨”而吼;三是家长看到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之间的差距总是那么大时,他们都会难以控制情绪,焦虑而吼。
父母吼娃,不只是家长伤神,其实孩子也十分痛苦。当出版社向孩子征集吼娃感想时,不少孩子写完之后瞒着家长通过QQ邮箱发过去。“我妈妈的心情像天气似的有好有坏”;“一年级的时候,我做作业,外婆可以在房间里玩玩iPad,二年级的时候外婆受不了我妈的声音去了另一个房间,现在三年级了,另一个房间的门关起来了,偶尔声音太响,外公会说:XX,你轻一点好哇,我心脏不好”……这些活灵活现的描述和发自内心的呼声,家长们换位思考之下怎能不“笑了又哭了”?
其实,吼娃感想征集活动最终获得的价值超出了事情的本身,需要我们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让家长们在哭笑之后,能反思陪读的心态和方法。“爸爸陪读时思维活跃,从诵读到数学,从古文到英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妈妈陪读时比较安静,她是典型的低头族,捧着手机爱不释手,让我也感觉心痒痒的,真想去看一看自己朋友圈里的同学趣事,可我却没有自由,你说公不公平?”这样的心声无疑在提醒家长,给孩子讲解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只为完成作业,孩子也希望从家长那儿了解到更多信息,拓展自己的见识。因此,家长陪读要有所“备课”,如与旧知识的衔接等。另外,家长在陪读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不可“一心多用”,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发挥强大的榜样示范效应。
其次,孩子隔空吐槽,可能会拉近孩子与家长的距离。不少孩子尽管是高明的“段子手”,“无情”暴露了爸妈种种吼娃百态图,但他们吐槽、撒气之后,也会平静反思,“其实,爸爸妈妈陪我们写作业是一件好事情,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默默地关心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多去理解他们,体谅他们。爸爸妈妈辛苦了!”更有小朋友直言,“有冲突有激情,让我和妈妈之间的爱也越来越浓!”孩子的这些心里话,有利于父母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自我调整,自我革新,与孩子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
再次,孩子这种勇敢的“吐槽”能培育他们的批判精神。虽然在这次征集时,不少孩子一开始还有顾虑不敢说真话,担心“妈妈会秋后算账”“看到我前面的吐槽,将来一定会吼得更大声”,但最终孩子们还是“不吐不快” 。形似“反叛”的尝试,不正是孕育了他们批判精神的萌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