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人大附中高一女生杨念慧的英文小说《罗瑞尼亚奇遇记》,这是外研社自1979年创办以来第一次独立出版中学生作品。据了解,从小学五年级起,对英语原著小说感兴趣的杨念慧,就开始了魔幻小说的构思和创作。整本小说写作跨越了她的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五、六年级,一直写到了初一,初中开始进行整体的修编工作,最终由外研社出版了这部作品。(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人大附中高一女生杨念慧的英文小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作为,着实让人羡慕。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杨念慧,但我们还是可以鼓励青少年学生像杨念慧一样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如此,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不断展现自身的价值。不过,要培养青少年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必须“有法可依”,只有找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其一,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可谓是一日一个样,如果教师不加强学习,只能被时代所淘汰,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就无法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对学生文学创作方面的疑问都无法解答,学生自然不可能对文学创作感兴趣,因此,教师只有展现出自己博学的魅力、创作的能力,才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伐,体验文学创作的魅力,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文学创作。
其二,教师、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勤思考、善总结的好习惯。过去有人问作家写作的技巧如何获得,答案常常令人失望,因为文学的写作是难以言传的。的确,文学创作需要一定的悟性,但量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也就是学生必须将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文字、词语、语句等的运用得心应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对一些情景有话可说。爱读书、勤思考、善总结,待到知识沉淀冲破某一个“瓶颈”,它就会从内在外化显现出来,而在这其中,教师、家长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
其三,要培养学生独立看问题的能力、敢于尝试的勇气。文学创作不同于一般的作文,需要一定的创新。比如小说,一些故事情节和大家脑海中的故事几乎一致,那这样的小说就没有出彩的地方。与时代脉搏共振,在写作中呼应现实问题,才可能有闪光点。因此,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待观点成熟后,要敢于表达出来。像司马迁以来的忧世传统,在杜甫、苏轼等名人那里都有体现;现代以来,钱钟书之探索、穆旦之尝试,对读者都有震撼,也很好地说明了敢于尝试,才可能会成功。
其四,文学是一场“寂寞”的长跑,需要耐心和恒心。杨念慧的英文小说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一直写到了初一。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用几年的时间换来的。再比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构思,3部写了10余年;王蒙的《这边风景》在抽屉里压了30多年才发表。这些都充分说明,文学创作不是写了就能马上成功,写作是件寂寞的事,只有一块块垒实了,有了坚固的地基,忍受了孤独寂寞的长跑,才可能结出成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