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首先体现在家长和学生的择校上。从地域来说,择校的发生,城乡之间都存在;从学段来说,小学、中学均有择校状况。为了追求优质教育,城里人在拼,农村人也在拼。总之,就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名校的先发优势和城市化进程,使得许多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向城市转移,这导致农村学校极度萎缩,规模大的学校变小,规模小的学校变无。小规模学校得到的教育资源也就越来越少,教师数量和质量双双滑落。最终,坚守成了农村教育的质量标签。
其次,这一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还体现在补课上。补课起初是教师对部分后进生的帮助手段,但由于社会对教师补课的诟病,校外教育机构趁虚而入,各种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补课被制止了,但校外教育机构的补课行为仍然没有得到遏制。
不论是择校还是补课,都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产物,是于不均衡中寻求均衡的一种手段,是人民群众不可承受之痛。
办学条件的均衡容易做到,只要解决资金等硬件问题即可。但师资力量的均衡就不容易办到,这不能靠福利待遇的提高和行政手段来解决。更难的是教育质量的均衡,各地教育基础的差异千差万别,这样的不平衡是不能通过抑此扬彼去弥补的。
另外,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均衡上,农村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微小的校舍改造和资源配置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二十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按照师生比只能有一个老师,但五个班级,教师该怎么配备?按班级分配,没那么多的教师,有那么多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不按班级分配,课程要开齐开足,可能吗?为此,有人想出一个办法——“联校走教”。理论上可行,但由于交通安全问题、教师精力问题的存在,能保证质量吗?质量没法保证,均衡又从何说起?
对于择校和补课,既不能堵,也没法导,唯一的办法是尽快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办学条件的改善。要放开师生比的限制,在资源配置和先进教学手段上满足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二是教师团队的建设。要利用激励和行政手段把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补充到薄弱学校,把好“进口”关,扎紧“出口”关,采取有效措施将他们留住,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虽然质量均衡是命脉,但资源均衡这个第一步,必须迈得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