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业大学的“一页开卷”考试模式火了。所谓“一页开卷”就是考试时允许考生带一页纸的“小抄”入场,相当于进行半开卷考。
但我认为公众不应为“一页开卷”考试赞好。
其一,“一页开卷”无形中降低了考试难度。报道中提到,这是一种“半开卷”的考试形式,老师提前将范围告知,下发一张考试用纸,让学生手写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这张手书考试课程内容的纸进入考场。比起纯粹的闭卷考试,这种方式让学生都能或多或少从事先带进去的纸上找到试题答案,因此提前告知开题答案,无形中就是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其二,“一页开卷”给学生“临时抱佛脚”提供了机会。尽管校方解释说这种考试模式强调对知识的总结归纳与运用,着眼于对学生知识的归纳与掌握能力的培养,而非死记硬背。学生需要自己去归纳概括教材。“这就是一个从厚到薄的转变。要让学生把书读薄,好好研究教材。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话虽这么说,但学生准备的“小抄”不一定都像老师想象的那样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对部分学生来说,更为经济省事的办法是:学得好的学生将教材由厚读薄之后,其他学生就可能会“借鉴”抄写他们的成果。这么一来,平时听不听就无所谓了,考前几天搞定小抄便万事大吉。从这个角度说,“一页开卷”可能会培养的学生投机取巧的恶习,而不是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一页开卷”考得好不好与平时学得好不好无关。
命题老师解释称,“一页开卷”模式的命题通常是会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它实际上是通过“考”的变化,带动或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变化,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像报道中的学生那样“我上课比较认真,知道哪些是重点。”“考的时候,我需要的知识点在我抄的纸上基本都能找到”。有位女生称抄完纸条将近花了三天时间,差不多写了有一两万字,结果考试的时候也就用到了几千字。学得好不如抄得好,这种考试分数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
其三,该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的说法也值得商榷:“工科专业中有许多考试会用到公式,而这些公式、常数、常量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需要时是可以通过查询获得的,所以,学校考核重点并非是学生对公式本身的记忆,而是看学生是否有运用公式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说实话,工科专业的公式、常数、常量等是学生平时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如果平时不积累,不熟悉,而是用到的时候采取上网查询,是不是很可笑?要我说,“一页开卷”这样的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没有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