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组合作”并非课堂教学的万能药方

近日,一篇网文《今天,谁坐教室最后一排》受到各大媒体的转载,引起众多网友和教师的围观。部分教师还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教室里的座位可结合学生的身高、视力、性别、互帮互学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也有教师提出可借鉴小组合作的形式安排座位。

回顾前些年风靡全国的小组合作,只要运用得当,既能解决“最后一排”的问题,也能培养学生共同探究、相互激励的学习习惯。如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课、阅读讨论课、数学活动课等课堂教学都很适合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但倘若所有班级全部照搬小组合作的形式,则又会变成非常盲目的教学尝试。在我看来,现阶段全面推广小组合作,至少存有四个方面的限制与缺陷:

教室空间基础硬件有限。我国人口众多,一般乡镇学校的班额均在40-50人,部分城区学校的学生数甚至超过50人或超过55人,日常班级教室不具备小组合作的空间和场地。况且,一个教室到底有多少学生才适合开展小组合作?目前也没有一个权威明晰的标准。大多只是因为现成的教室空间安置4-6个小组较为合适的实际条件,简单地把班额控制在24-36人,其中以30人的班额居多。

师资教学方式不甚匹配。尽管部分民办学校打着小组合作的“招牌”,以控制班额、提高收费等方式,尝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部分乡村小学由于人口向城镇集聚,学生数锐减,也在尝试推广小组合作教学。但细思之下,这些小组合作也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推桌子”阶段,只是形式上的小组合作——长期以来,学校老师所接受的师范教育是以“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式为基础的,与小组合作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经验几乎为零。为此,众多学校虽然在形式上推广小组合作,但教育教学方法变化不大,所以本质上仍然是原有的授课模式。

相关管理经验几乎为零。一般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室布置,基本上还是正前方一块大黑板,讲台下方设置4-6个合作小组,与先前的教室布置相比仅仅只改变了桌子的摆放方式而已。已经开展小组合作的班级也有很现实的管理细节问题——学生多久该换一次座位?又该怎么换才好?小组合作的座位一般以“U形”之多,倘若长时间不更换座位,那么坐在小组两侧的学生都极易造成“视力斜视”。小组合作是一种新方式,与其相匹配的管理经验,我们也是十分欠缺。

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缺失。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现阶段国内几乎没有成体系的小组合作教学经验,也就不可能存在成熟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从国外引进的小组合作教学理论,是基于其他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学校硬件、学生数量等综合因素的产物。这些教育教学理论在逻辑上可能是正确的,但盲目照本宣讲,照搬国外教育经验,极易陷入教条主义。

我认为,可把小组合作作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但不能过于迷恋小组合作。要在不断学习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坚定信心,重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客观实际,不断总结提炼出符合我们发展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最终形成可行的本土化的教育教学理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药方  药方词条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词条  万能  万能词条  并非  并非词条  小组  小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