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博文——《教师不需要什么》,引起笔者强烈共鸣,尤其是文中提到的“教师不需要标签化成长”更是让我感慨颇深。
教师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就在情愿或不情愿中为得到各种标签而努力,比如除了参加诸如初级、中级、副高级等职称系列评审外,还要参加类似“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系列的评比,且近年来评比的种类也日趋丰富之势。
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仿佛有了标签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如果没有,即便实际水平已经能胜任某种工作,也未必会获得认可。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有一个教师培训点安排我给所属片区老师讲课,当主办方把培训方案报到上级行政部门时,差一点就没有通过。理由是我没有光鲜的头衔和身份。尽管当初我是研究生学历,也在权威期刊也发表过文章,但还不够——没有主任、局长之类的行政身份,也没有诸如特级教师之类的专业身份。
这些“短平快”的评比,不仅消耗了教师的大量精力,也助长了争名夺利和浮而不实的社会风气,助长用人单位“唯名是举”的现象。仿佛判断一个人素质高低,只用看其所应有的各种证书和头衔,而不用看实际水平。对于教师个体来说,所谓发展,仿佛就是为了获得某种标签和名份,哪怕徒有虚名,而不用追求实实在在的素质提升。
针对追名逐利的现象,雅斯贝斯曾告诉我们:“真正的高贵是以人对自己提出要求的形式而无名地存在的”。弗洛姆也曾指出,权威不应是靠外在的身份和地位,而应靠其存在本身。也就是说,权威应该靠其内在,靠其实际人格和才能。同理,教师的权威不是其是否拥有“骨干”“特级”等各种称号所决定,甚至不是教师身份决定的。
不可否认,对于教师发展,一定的外在激励必不可少,但教师的发展除了获得称号的外在向度外,更应该成为自己。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人类的最大任务就是学会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就更应该成为自己。
其实,教师只有成为自己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才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只有成为自己,才不会轻易顺从外界,才会有主见,才有可能达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有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外烁式”的培训模式,更应该尊重教师个体的专业意向和主观能动性,应当帮助教师形成“内发式”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模式,这是因为“教师之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教师成为自己就是一个“自造”的过程,这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向度。
总之,要促进教师真正的成长,与其不断地炮制各类评比,开展各种集体培训,还不如多留点时空给教师本人,让他们集中精力在教育教学一线踏实地追求内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