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浪子回头”虽暖心,但不应非扯上“状元”

8年前,一桩北科大学生抢银行案件引起社会轰动。而今,这名学生黎某服刑完毕,出狱复读不满一年,便以598分的成绩再次考入全国重点大学。近日,他来到北京,亲自把这个喜讯告诉当时审判该案的“法官妈妈”尚秀云。

“浪子回头金不换”,一则暖闻,触动人心。但很多媒体报道时采用的《高考状元蒙面抢银行入狱,8年后再次考进重点大学》之类的标题,却让人有如吞了一只苍蝇般地恶心。

据悉,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科大的黎某,之所以抢劫银行,是因其患口吃和抑郁症,无法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这才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并希望“死前”弄到一笔钱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办案过程中,法官尚秀云得知黎某曾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黎某入狱后,尚秀云一直对他进行跟踪帮教。出狱后,黎某回到曾经就读的高中,开始补习功课,为再次考取大学而努力拼搏,最终不负众望,今年高考再次拿下高分。

人非圣贤,难免都会做错事情。但类似黎某这样品学兼优,只因无法适应新环境,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在“死前”铤而走险者,却令人有揪心之痛。因为,这样的悲剧,只要防范及时,本来就不应该发生。更可怕的是,虽然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实际上往往是“一失足顿成千古恨”,轻则改变人生轨迹,重则毁了一个人。像黎某这般“浪子回头”重新考上重点大学的,相比之下,无疑是“幸运儿”。如何让这样的“幸运儿”成为常态,则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探究。

黎某“浪子回头”的暖闻之最大价值,就在于给社会提供了一个研究范本。“法官妈妈”的关怀、黎某本人的变化以及高中母校所起的作用等,都值得深入探究。倘若用心发掘,完全可以为挽救黎某这一类本性不坏、一时糊涂而铸下大错的年轻人提供经验教训,为社会惜才、挽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媒体在报道时对于“浪子回头”的过程只是虚晃一枪,一笔带过,却在“高考状元”上做起了文章。将“高考状元”这样的字眼嵌入标题,固然与“蒙面抢银行”产生了强烈反差,成功地激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但问题是,好端端的“浪子回头”,重点并不在于“状元”身份,为何非要扯上关系呢?而且,一般所讲的“状元”,应当是全省(市)第一名,全县第一的成绩也给封上“状元”称号,未免有些剑走偏锋,名不符实。一则极具新闻价值的暖闻,却被不合宜的“形式”破坏了内容,岂不哀哉!

媒体为了追求点击量,在标题上做文章,本无可厚非。然而,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才是真正的“王者”。换言之,标题与文章本身相得益彰,才是标题的打磨之道,决不能刻意为了标题而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固然能吸引读者于一时,但屡屡被人嗤之以鼻之后,还能让人怦然心动吗?更可怕的是,时间一长,恐怕还会使公众对媒体报道积淀起质疑甚至是排斥情绪。一旦失去公信力,岂非媒体莫大之悲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词条  状元  状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