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总有一些内地优秀校长跳槽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且这一势头有逐年加大的趋势,被媒体称为“孔雀东南飞”。最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县市辞职的校长近10余人,他们都是校长队伍中的佼佼者,有过公认的办学业绩。他们经过公开招聘或选拔,有的去了海南等沿海省份工作,有的去了武汉等大城市工作。
校长和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有利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本是一件值得鼓励和推广的事情。但优秀校长扎堆辞职的背后,不光有人往高处走的个人选择,更有校长们“黯然离场”的现实悲哀。沿海发达地区、省会等大城市经济实力好,给校长们的待遇更高,条件更优越;这些地区坚持“教育家办学”的思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尊重校长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给校长们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等,成为吸引校长们的重要因素。
当前在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对教育投入不足,不少校长经常为经费犯愁;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较多,校长的人事权、决策权难以得到保障,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大有存在;教师由于存在待遇上的不满等,积极性难调动,学校工作难开展。凡此种种,成为部分校长办学的绊脚石。当掣肘太多时,有的校长感觉力不从心,只有选择“黯然退场”,另谋高就了。
校长是引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部分,是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领头羊”。只有重视校长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生态,加强校长自主办学方面的有效指引等,才能激发校长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那么,该如何优化教育生态?
一是政府部门要真正重视教育,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教育投入政策,不能让校长为“钱”奔波(不少校长为了改变学校面貌,想尽办法筹集资金搞建设)。
二是要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命令和干预,尽量减少学校参与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其它活动,让校长、老师们静下心来教书育人。
三是要逐步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行政力量不能对学校人事权干预过多。学校领导职务带有很强的专业性,要逐步实现学校领导职务专业化,逐步实现“专家办学”“教师治校”。
四是要建立适合于教师专业序列的管理机制。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不同于公务员,在对教师的管理上,要建立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管理制度,而不能“笼而统之”用管理公务员的标准和制度来约束教师。
五是要优化外部环境。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特别是在处理校园安全事故过程中,要厘清校方和非校方责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不能“出事找学校,不扯白不扯”。
教育承载着太多的期盼,校长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和责任,只有优化教育生态,为校长减压,才能让校长安心工作,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