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跪拜”不应成为文化传承的招牌

7月9日,江苏常州本地论坛上有女孩向年轻男子下跪磕头拜师的图片,引起热议。拜师的女孩小陈是一名00后,才上三年级。家长陈先生也在拜师现场,他表示女儿跟李老师学了两年曲艺,特别喜欢,这次正式下跪拜师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让孩子体验这样的传统仪式非常有意义。(7月10日澎湃新闻)

对于“磕头拜师”之举,有不少网友嗤之以鼻,但也有人认为不应过分上纲上线。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葛金华认为:磕头拜师,就现代而言,双方自愿本无可厚非,私人交往是私人的事,双方愿意当然可以,但一旦以此为文化传承的招牌不太妥当。

我非常赞同葛金华副院长的观点。“跪拜”是一种古代礼仪,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但这一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废止。对于这些已经废止的仪式,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论述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大意是说:“用麻来织礼帽,符合礼制,今天大家都用丝织,节俭,我跟随大家。堂下作揖,符合礼制,今天大家都改在堂上,傲慢,虽然违反大家,我还是坚持堂下。”

从以上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在遵从礼仪的问题上,孔子认为,要把实情与原则相统一、本质内容与表面形式相统一;既要有从众的随和,也要有违众的持守。就君子而言,从众意味着不脱离现实人生,违众则意味着超越世俗现实。礼的真正持守,应该把适当权变与原则坚持统一起来。这也就是说,孔子所坚守的,是礼仪这一外在表现形式所包蕴的内在核心价值,是礼仪所蕴含的理性意义和人的内心情感,至于外在的繁文缛节,如果不损于礼的本质,可能简则简。

众所周知,“跪拜”由于有违人格平等的现代教育理念,不符合礼的本质,有害于当今社会的“义”,因此,自辛亥革命之后,就被废除。但近年来,不少人却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又将其搬出来,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学校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在操场上给全体教师集体行跪拜礼。此种做法实在是为形式而形式。实际上,学生只要发自内心地尊敬老师,即便送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或者一句温馨的祝福,都足以表达这种感情,何必非要让学生双膝跪地,磕头作揖?

更耐人寻味的是,有些学校把类似活动搞得隆重异常,但在真正应当重视“大礼”上却正好相反。比如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很多学校将此省略,就算勉强举行,也是例行公事。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本该让学生停止一切活动,对国旗行注目礼,但由于学校要求不严,此时学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嬉笑打闹,三三两两,干什么的都有。如此不庄重、不严肃的仪式,岂能培养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传承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不一定非要打出“跪拜”的招牌。前段时间有报道称,百余名小学新生在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前“开笔破蒙”,通过向孔子像行礼、诵读《论语》、学写“人”字、朱砂开智、聆听师长寄语等,宣告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用“开笔礼”,作为学生开学第一课,笔者颇为赞同。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开笔礼,还需要具有仪式感的开学礼、毕业礼、成人礼、升旗礼……

这样的仪式简单易行,庄重严肃,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灵更是一次洗礼。在此种仪式场景下,尊敬师长、开启智慧、学会做人等美好寓意和期望,会在学生心目中得到强化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值得提倡。

“跪拜”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更非是传统文化的代表。那种把“跪拜”当成传统文化招牌的想法和做法,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和矮化。我们要孩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让孩子“跪下去”,而是为了让孩子的精神“站起来”。因此,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一味地在形式上复古,而是要在扬弃中传承,在继承中创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跪拜  跪拜词条  传承  传承词条  招牌  招牌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