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方面都在强调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但当人们面对“自己家孩子”的事时,“能上大学就不去职校”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不久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大学毕业生在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方面高职院校较本科院校偏低,但毕业生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满意度、核心课程评价、任课老师与学生交流程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本科院校。(7月10日澎湃新闻)
人们对“高职高专”的态度很矛盾,很多人选择它,多是迫不得已,是退而求其次。但高职高专的就业形势,又让人羡慕的红了眼,毕业生高薪快就业的特点,总是让本科教育羞红脸。
高考以后,成绩好的人成功进入了本科院校,被寄予厚望。而高职高专是以技术为导向,就读的学生成绩并不是很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普遍认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毕业关头,高职高专相对不错的就业形势让人难以理解:为何高分进入本科,最后却是个“毕业将失业”的局面?
不得不说,一部分人的就业观还停滞在以前,社会工作岗位是以能力为导向的,好学校并不必然对应着好岗位。当然,本科生职场的不如意有多方面的原因,每年毕业生太多,就业压力大是一方面,本科课程和市场脱节则是另一个更为紧要的问题。亟需新人快速进入岗位角色的单位,肯定更青睐上手快、有成形技术的高职学生。
有人喜欢拿就业的快慢、热度差异来对比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得出本科教育不如高职教育的结论。而讽刺的是,学生以“用脚投票”的方式继续选择本科教育,看似在就业上压本科教育一头的高职教育,依然没有摆脱未被正确对待的命运。观念的滞后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歧视”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那些更适合学习技术的学生,阴差阳错地入了本科教育的门。
其实,本科教育的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高职学生的快速就业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本科生“坐而论道”的太多,势必造成就业时手足无措,毕竟有些经验性的工作,不可能被思考和对话所代替。相较于高职教育,本科院校又往往会以培养学生学术能力为目标,这对很多毕业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需要去大量应用实践的学生来说,自然是不利的。
很多本科院校已在探索新的培养方案,主要做法是分流,将学生分为就业型和学术型,加长就业学生的实习时间,提高他们快速适应社会的本领。但具体到课程内容设置,其应做的显然还不足。课堂内容纹丝不动,继续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学生今后的就业不会有太大改观;单纯依靠实习时间的积累,又势必会造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
为此,本科院校可向高职教育寻找、吸取好的经验,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制度化和更长效的应对机制,比如让学生更加明确职业定位,做好课堂和市场的对接,完善配套服务工作,也许比单纯借鉴课堂经验,“标齐”高职教育更为可取、更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