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以“孩子的名义”消除班干部特权

在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老检察长陈岩石的孙子“小皮球”让同学抄作业,一次挣5块钱。另据报道,北京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发现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对此,黄女士感慨:“孩子的世界里怎么这么快就出现了‘交易’?”

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精彩”,孩子的“腐败”绝不仅仅停留于几包零食和几块钱。两年前,安徽蚌埠怀远县火星小学一起班干部逼同学吃屎喝尿的耸人听闻事件曾引爆舆论。一个只有7个学生的班级,一位被班主任授予检查作业和背书权力的副班长小J,竟然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向同学“索贿”,从零食开始逐步演变成要钱,数额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一直持续到六年级才被发现。更为离谱的是,竟然还暴戾到屡屡逼迫同学吃屎喝尿……可以说,情节之离奇,性质之恶劣,都严重突破了人们的认知底线,令人不敢相信。

“火星小学事件”固然是不具代表性的极端事件,但中小学生“以权谋私”和“搞关系”之类的事情在现实中却时有听闻。班干部贿选、班干部享受特权、班干部打小报告事件层出不穷,班干部权力“任性”不时惹起争议。

毫不夸张地说,“欺负”与“被欺负”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孩子世界里的常态,“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不少为人父母者都有一大堆闹心事可说。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的教育问题说到底是成人社会的问题。孩子是一张白纸,这上面写什么,怎么写,应当说最大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在父母,在家庭。此外,孩子的世界里出现的这种类似成人世界中的“腐败”现象,也与转型期社会风气密切相关。父母师长如何进行正确的解释引导,至关重要。诚如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言,社会的变化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父母老师这些“重要他人”如何对孩子进行解释。“对孩子来说,微环境最重要,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微环境就越重要。”

成人世界的腐败是因为没有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孩子的“腐败”同样折射了班干部制度的弊病。我国的班干部制度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受苏联“教师中心观”、马卡连柯班集体建设思想的影响,在“管理工具型”的班委会下,“班长受校长的指挥,是班主任的助手”。一旦把“权力”下放给身心发育不健全、不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学生,弄巧成拙甚至被权力“反噬”自然在所难免。

事实上,“学生管理学生”的班干部制度早已过时,很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国家业已取消。为此,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和“几道杠杠”等成人化之举,让孩子平等成长。

改革班干部制度,关键是消弭其特权,转而培养孩子的团结、分享、服务精神。比如可以让中小学生们轮流担任各种班干部职位——书包班长、午餐班长、课桌组长等。总之,班干部不是特权阶层,而是服务者,是孩子们锻炼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公平舞台。值得庆幸的是,有不少一线教师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了类似的探索与尝试。倘若能以“孩子的名义”来一场班干部制度改革,消除班干部身上附加的特权,可谓善莫大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班干部  班干部词条  特权  特权词条  名义  名义词条  消除  消除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教育评论公开课

 示范课要力戒“三秀”

最近听了几节公开课,总感觉不吐不快。上公开课、听公开课、评公开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公开课自然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形式的示范性,更重要的是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