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在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锐评”栏目发表文章57篇。其中1至10月发表45篇,获奖24篇,一等奖5篇。文章的主题集中在教师管理、教师素养、教学研究这三个方面。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我觉得教育评论写作的“诗外功夫”就是做一个好教师。
要做一个好教师,第一就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学科和教学教育的专业知识,更要博览群书,开拓知识和文化视野,培养和发展艺术爱好,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成为一个“文化人”。一个没有读书的内驱力、缺乏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教师是不会成为好教师的。
第二,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未来开展教学和教育活动。诚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所说,要做一个有爱的能力的教师。
第三,要做一个研究者。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并大胆而又谨慎地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要让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成为富于探索性的创造性劳动,而不能日复一日进行机械重复式的工作。当然,也不能把学生当成实验品,教育教学工作是不允许失败的,在学生身上是不能试错的。
第四,要做一个思想者。一个教师以学习为前提、以仁心为灵魂、以研究为动力,就会不断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也会发现其他教师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发现教育管理和文化环境中违背教育规律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或者侵犯师生正当权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描述、归纳各种问题的现象,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尽可能提出相应的对策,由此形成的就是教育评论。当然,普通教师想用文字来改变什么那是很困难的,但一个好教师应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第五,做一个写作者。上面说到,将问题的现象、原因、对策形诸文字就成了教育评论,谈及写作,教师要有写作的热情,并且要有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写作的热情,就是有想法、有思考就要及时动手,越写就会越想写,到了心里有想法必欲一吐而后快的时候,写作也就成了一种内驱力了。
但要把文章写好,还必须修炼自己的表达功力。一篇评论,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要有充分的论证,要有缜密的逻辑,作者必须在此基础上锤炼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并反复修改到让自己感觉满意。文章写好了还应该积极和身边的人交流,吸收积极的建议继续修改,然后再到更大的范围内和别人交流。
也许有人会说,“做一个好教师”这个前提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教育评论的写作者并不都是一线教师,专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文章更能高屋建瓴。但在现实中我感觉有两种倾向是不容忽视的。一是有的一线教师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写评论只从自身经验和一己立场出发,挂一漏万,观点经不住推敲;一是有的理论或行政工作者堆砌专业术语或政策概念,用理论解读理论、以政策解读政策,指导不了任何实际工作,这也正是“专家”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做一个好教师应该是积累教育教学生活、发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问题的必由之径,即使是理论和行政工作者,要想写出接地气的教育评论也必须深入教育教学生活并有做一个好教师的情怀。
做一个好教师,就必须有自己的坚守,并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坚守自己的学习、坚守自己的仁爱、坚守自己的探索、坚守自己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对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的敏感,并以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动与自觉积极施加自己的影响,写文章便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当然这样做得罪人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太多人都不愿意承认问题的存在,甚至有的人就是问题的制造者。但只要不是泄私愤而是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就一定会一方面让自己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