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财政部门老觉得对教育拨款不少了,通过督政,我们发现拨款还不够呢。可以说,教育督政为基层学校送来了‘真金白银’!”新年伊始,谈起教育督政工作,河南省三门峡市一位县教体局局长深有感触地说。(1月9日中国教育报)
一般来说,教育督导包含督学和督政两个部分,然而,督学容易督政难,已成了制约各地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以笔者所了解的周边地区的合格学校督导评估为例,因为合格学校建设都是当地党政部门的实绩工程,所以能引起县、镇一级党政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进程中,因各方掣肘,合格学校的建设工作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资金的到位、工程的进度、质量等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于是,为了能够在督导评估中得到一个好的排名,政府部门往往只能在督学上下功夫,要求教育部门、学校在迎检过程中做好接待工作,对硬件建设的进度问题做好说明和承诺,至于软件,如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资料整理上,则要做到“不失一分”。事实上也,几乎每次合格学校督导评估检查,都只是重点查督学,即软件资料,而对于督政,也就是政府职能部门范围内的经费到位、场地达标、工程进度等则点到为止,评估结果一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此督导,真正受害的还是学校和当地教育。检查组一走,许多工作又回归原位——资金迟迟难以到位,建设进度总像蜗牛爬,工程质量更是不忍卒睹……而对此现象,尽管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也只能徒唤奈何。
为何督政工作如此之难?主要还是教育督导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人员组成过于单一、运用督导结果的话语权太小等原因。要想让教育督导发挥更大作用,关键是在督政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教育督政重在“督”和“查”,难在“整改”。三门峡市的做法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紧盯不放、‘斤斤计较’”,确实,作为手握尚方宝剑的督导组来说,只要能够在督政过程中动真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斤斤计较”,紧盯不放,又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三门峡市“渑池县实验小学自评85分、县复评85分”,市督导组核查时就敢打“46分”;对于卢氏县“‘全面改薄’五年规划校园校舍建设开工率33.25%、竣工率仅5.24%、尚有4923.05万元未支付、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情况,督导组在反馈会上就敢于直言不讳地进行通报。试想,在如此硬气、不留情面的督政面前,还有哪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敢抱侥幸心理,对教育工作敷衍塞责呢?
正是因为教育督政的“斤斤计较”,才“为基层学校送来了‘真金白银’”,“使基层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相信在如此力度的教育督政下,也定会使当地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快实现。
由此及彼,希望其他地区从三门峡市的教育督政工作中受到启发。教育督导部门要真正地硬气起来,行使自己的职权,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今后的督政工作中真正为当地教育事业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