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遍网络的神秘棋手“Master”搅起了漫天风雨。从2016年12月29日开始,它开始在围棋网络对战平台上轮番挑战中日韩围棋高手:送韩国第一人朴廷桓5连败,拿下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击败中华台北世界冠军周俊勋,战胜“棋圣”聂卫平……短短几天,横扫棋坛顶尖高手,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取得了不可思议的60连胜。
1月4日晚间,神秘的“Master”也终于揭开了庐山真面目,宣布自己就是AlphaGo(阿尔法围棋),而代为执子的就是AlphaGo团队的黄士杰博士。
虽然早有AlphaGo与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但“Master”依然给了世人深深的震撼。“狂傲”如柯洁,也在微博上无奈地写道:“人类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我觉得,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
这样的“绝望”还溢出到更宽广的领域。高晓松就伤感地说:“为所有的大国手伤心,路已经走完了。多少代大师上下求索、求道求术,全被破解……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
当机器都会“学习”和“思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教孩子?教给孩子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如洪流倾泻般不可阻挡。在不知不觉间,我们身边就已经充满了人工智能,iPhone6s里的“Siri”、微软小冰、Amazon Echo等虽然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但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强人工智能并非无法逾越的天堑,甚至有人说我们正站在奇点爆发的前夜。
令人遗憾的是,在信息时代,一些人的思想和做法依然停滞在工业文明时期。学生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同一种步调和型号。机器成了“人”,人却成了“机器”。更令人忧心的是,在部分地区这种应试僵化之风非但没有改善的迹象,反而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某些以分钟为单位精确掌控学生时间的“集中营式”学校不是风头正劲、大行其道吗?再如,在期初测试(指的是一开学就考试)悄然在高中普及的情形下,有些小学的高年级也开始效仿这一做法了。
学校一边主动(或者被动)地迎合“现实”,完全把教育规律抛在一边,为了分数不择手段,一边热衷于所谓的“励志教育”,鼓励学生“考上一个像样大学、找一个像样的工作、拿一份像样的薪水、成一个像样的家庭”,并且常常因取得“显著成效”而沾沾自喜。诚如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第一中学校长黄艳所言,这“四个像样”只不过是“放羊娃”故事的升级版。
试问如果机器人都能考上北大、清华,学校存在的意义何在?难道还是不遗余力地通过“刷题”培养机械僵化的人才?那些辛辛苦苦拼命做题却连本科线都上不了的孩子,他们学习的意义又何在?
记得十几年前,一个有关“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一度引发热议,并成为了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以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看,这或许已经不再是一个天方夜谭的话题。未来50年,人类与人工智能会迎来深度融合。按照科学家的大胆设想,神经元芯片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大脑,让人类拥有“脑机接口”,人脑可以轻易连到云端,快速修复和增强大脑功能,甚至借助神经元让人类做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人类与人工智能将合二为一,创造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智能”。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或许我们有必要好好品味一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非他,乃是心灵的转向。塑造真、善、美的心灵,让每个人的灵魂丰满起来,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和永恒追求。只可惜我们走的太快、走的太远,忘记了初心。但愿“Master”“碾压”人类智商一事,能成为引发教育思考,并成为变革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