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听说某省级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一学期要组织30多次考试。我大致算了一下:每周考1次,一月四周考4次,4个月就考16次;每月考1次,四个月考4次;期中期末各考1次。这样算下来,一学期可以考22次。如果加上模拟考试和诊断考试,一学期考30多次也是有可能的。
看到这些,有些人也许会觉得这完全不是“教育”。其实,学校这样做,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了解背后的机理或许就会理解学校的做法。
在分分必争的环境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考分,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家长都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考练”方式变为 “考试——改错——再考试——再改错”这样的反复训练。这种模式是“减少错误就意味着提高分数”思想的体现,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学了马上考,考完了改错,接着继续考,学生忙得连翻翻课外书的工夫都没有。而熬夜学习、做练习题也就成了初三和高三毕业班学生的生活常态。事实上,考练只是提分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校外补习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选择。
我前年和去年教的都是初三毕业班的语文,除了小部分学生只想上职业学校而不愿意反复考试外,大部分学生都会按照学校安排,参加周考、月考、以及期中期末考和模拟诊断考,以此来检测自己的分数是否提高了。分数的提高幅度越大,学生上高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于是,为了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两个班100多人,就有超过70%的人参加校外补习。
在这样的补习氛围里,一位原本学习不错的学生跑到我的办公室说,老师,我也想补课,想听听您的意见。我说我不能给你拿主意,你最好去问你的父母,我没有权力建议学生去补习。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两句话点中了应试教育唯分数评价和竞争的要害。虽然没有多少人相信考试和分数就是教育的全部,但是为了提分,学校给毕业班组织没完没了的考试和升学模拟演练。
去年6月,新文化报报道说,某地一些家长表示,现在是竞争前移,像拼高考一样拼中考,所以不惜成本补课。有家长说,9年下来,最少也得十几万,一家人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十几万应该算是少的。绝大多数家长表示,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需要,尤其是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花多少钱都得拿。
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评价和竞争,扭曲了教育的目的,但这不是学校和教师故意所致。应试教育及其分数竞争,不仅存在于学校里,也存在于家庭里,甚至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意识里。分数竞争就是升学竞争,竞争之不足就以补课方式弥补。家长之间的竞争,教师之间的竞争,学校之间的竞争,无不围绕着考试分数进行。这样的教育生态不变,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多元化发展,不能只用分数评价学业,这应该是教育常识。不论是谁,都需要用平常心对待考试和分数。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教育改革的艰难,理解办学好学校和搞好教育的不易。
如果我们能用平常心来理解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业价值,用反思的态度看待中高考考试方式的局限性,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客观存在的唯分数录取问题,就不会再用分数竞争的方式加重内心的焦虑感。如果全社会都能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和特长,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回归教育规律,教育就会走向理性之路,走向科学育人和全面育人之路。
教育改革还在路上,它具体而微地体现在课堂、教材、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考试方式以及录取方式等方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需要慢功夫,客观上需要社会用积极的态度来支持,要允许教育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