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到学校调研,我发现不少学校教师的业务项目特别“壮观”:教师教案项目齐全,书写规范,说教师的教案堪作字帖,这一点也不夸张。而且每本教案整洁如新,完好如初,如果不翻,还以为是没有用过的新本。导学案、单元过关题,按单元和课节一本本、一摞摞装订整齐,每一本上还粘贴了学校统一印制的精美封面……
面对此景,我深为震撼。我这个人不太讲究,做事经常粗枝大叶。到了学期末,教案不能说脏得一塌糊涂,但绝对做不到完好如初;至于导学案和单元过关题,那是学生的东西,学生要做,教师要批,批完要评,每张试卷经过“下发——收起——下发——收起”若干次的反复“折腾”,薄薄一张试卷能保证完整无缺就算是好的了。这些学校为什么能把每位教师的业务材料都保管得如此好呢?
带着诸多疑问我向老师们求教保管秘诀。老师们回答,这个很简单,教案抽时间集中比照优秀教案抄好,然后封存;学生试卷发下去做完立马收齐,批改后立即装订成册封存。这是为什么呢?我更加迷惑了。老师们说,因为学校要检查啊,检查时为了避免“人情分”,学校要聘外地专家评委,他们不了解每个教师业务的实际情况,只凭数量和质量打分。数量是硬的,只要够数,便不能扣分;质量却是软的,如何评判?谁的业务项目整齐、认真、字写得好质量就高。
原来如此。可如此这般,这些业务项目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老师的备课项目再全,抄写得再认真、再好看,如果不是为了课堂实施有何意义?导学案和单元过关题,本应是每个学生学习、复习的资料,现在反而成了教师检查的资本,那更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对教师业务定期进行检查是管理的应有之义。检查的标准不外乎两个:一是数量,二是质量。就像老师们所言,数量是个“硬”指标,很好判断;质量却是个软指标,不好把握。我以为,业务的质量不应只看外观规范、认真与否,更应看其实效。比如备课,一个写在纸上的东西,它的好差不仅看其本身设计是否科学,更应看课堂上是否高效。脱离了课堂,只看冰冷的文字,如何能评判一个老师的教案比另一个老师的好?
据说,那些聘外地评委的学校,将质量定出了几个硬指标:一是教案的项目全不全,二是项目填写得满不满,三是看教学过程步骤完整不完整,四是看教案的字数、页数多不多,五是看书写规范不规范、认真不认真。当然,每位检查者心中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凭印象”。如此标准下,为了评估得高分,教师们当然要精心地保管好自己的业务项目了,谁还会关心其实际的作用呢?
教师业务是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检查,是为了敦促教师扎实每一个环节,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平日里督促教师将业务项目落地于教学实践,这才是业务检查的真正目的。否则,业务项目就会沦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要做到这一点,聘请外地评委的办法便是不科学的。
试想,一个“外来和尚”对本校教育教学理念不清,教学基本情况不明,教师业务情况不熟,单凭表面现象给教师的业务做一个判定,这样得来的“分数”没有实在意义,只会把教师从务实引导到务虚上去,只注重表面的好看,而忽略了实际的应用。长此以往,必定会使学校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