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有多少教育做法是在瞎折腾?

近日,一位校长跟我说,去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觉得很多东西没办法学。比如,去了北京,感觉那里升学压力很小,经费充足,教师素质好,师生比也很高等,这些是学不来的,而这些或多或少对教育改革起着影响作用。

既然很多东西没办法学,可教育行政部门却乐此不疲,每年都要花大量财力派校长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教育行政部门的假设是,教育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校长和教师素质不行,而学习、培训是一种捷径。同时,花大力气、轰轰烈烈地送校长和教师外出学习,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教育的重视,也是政绩的一种表现。

毫无疑问,对于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来说,外出学习培训是必要的,能够打开视野,开阔眼界。但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下,相较这些而言,教育行政部门还该做什么,或者说更该做什么?

比如,有校长跟我说,某地区把全区高年级水平考试成绩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弄得每所学校都在拼命抓学习成绩,甚至在私下里只抓考试学科。像这样的区域,缺少宽松的办学环境,派再多的人外出培训,地方教育也未必有多大改善和进步。

又如,有些地区存在热点学校掐尖招生的现象,造成普通学校生源质量日渐下降。这既不利于教育公平,也容易因竞争而拔高考试和教学要求,造成学习负担过重,因为考试往往以热点学校为参照。同时,这些热点学校的存在又使得升学竞争压力下移,使得下位学段(小学、学前教育)学习负担加重。这样的区域,在这种教育生态下,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从事真正有意义、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恐怕难上加难。

再如,有一所边缘农村学校热衷于搞航模比赛,而学校和学生家庭又缺乏必要的资金。开始我以为该校搞航模,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后来才知道,学校之所以要搞这个项目,是因为此项目在比赛中容易拿名次,而拿到名次,在考核评比中就能加分,分数又与绩效工资挂钩。教育行政部门有了类似这样的考评,会不会让学校办学行为异化?会不会“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近日,又见微信流传一文——《“迎检““迎评”无处抽身,学校如何争取发展空间》,文章指出,“近年来花样百出、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让基层学校苦不堪言,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说明,在有的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得太多,干预得太多。

这些例子是否能提醒我们,与其花钱出力外出培训,学习先进的思想和实践创新经验,去请专家指导,引进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还不如静下心想想怎样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和发展环境,否则就会应验农村的一句谚语:“满山打麻雀,家里不见了老母鸡。”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乱作为,还不如少作为,从而实现无为而治。当然,这里的少作为,并非不作为,而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晰自己的职能与边界,从而到达明智而为、顺“道”而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有多少教育做法是在瞎折腾?  折腾  折腾词条  做法  做法词条  多少  多少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是在  是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