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12月6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最新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次PISA测试强化了“科学”内容,而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参加测试的中国学生排名大幅下降。而在2009年、2012年的PISA测试中,上海中学生连续两次以明显优势位居榜首,引起世界瞩目。相比之下,不能不引发教育人的反思。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主动、健康地成长,让其先天具有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滞后,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家长把教育质量简单地等同于考试分数,把提高教育质量等同于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导致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怪圈。在这样的教育质量观和成才观下,学生负担过重、厌学怕考、影响身心健康等问题也就在所难免。鉴于此,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成为必然。

处于教育改革前沿的上海,近年来,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素质教育“绿色评价”,积极推进融“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改革,实现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学生健康而主动地成长。

近期,笔者观摩了上海普陀区小学“拓展性课程”教学现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深入扎实的研究性学习,异彩纷呈的课改成果,让我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会后,同行的校长议论说,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能够连续两次位居榜首,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质量评价是分不开的。

评价是标杆,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人才。前几年,某地一名教育局领导到一所中学检查工作,看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中有“教学成绩”一项,大光其火,质问校长:“你们怎么还用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在国家教育法规中,又有哪一条说“不得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呢?然而,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教学成绩”成为讳莫如深的话题,导致素质教育改革陷入新的误区。

考试无罪,关键在于考什么和怎样考。如果以减轻负担为名简单地取消考试评价,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评价教育质量?本次PISA测试结果再次表明,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质量标准,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已经刻不容缓。

近期,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水平划分,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下一步,义务教育新课标也将会制定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新课标的实施,必将改变学业质量的认识误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健康而主动成长,中国学生的PISA测试成绩定会大有改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什么样  什么样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