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近日发布。通过报告可以看出央财专项的实施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学校获得感强,成效明显”;部分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7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我们在肯定高职教育质量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关报道,重点观察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困境和改革出路。此前,媒体就报道说,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生源短缺。在职业教育得到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遇到了生源短缺问题,原因比较复杂。
有资料这样说,伴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留学人数扩大、弃考、辍学等的相对增加,中国高考招生正步入“生源紧缺”时代,且高职院校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报道显示,2015年,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四川、北京等多地未完成招生计划,且河南、陕西等连续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而征集志愿。即便征集志愿,有的学校仍然未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第二次公开征集志愿,但还是未能完成计划。
生源危机现象的持续存在,正在倒逼高等教育的转型和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深层次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主动适应买方市场需要,接受洗牌现实,靠高质量的办学吸引生源,满足考生多元化选择,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办学体制和招生录取制度,是高职院校解决生源危机的根本。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从旧体制中突围的方式,遵循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按照人才市场需求决定课程设置、办学规模和办学目标。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研究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现状和就业趋势,对人才市场需求做出更为敏感的预测,根据市场需要办学。
相关部门要尊重职业院校的发展规律和改革需要,把能放该放的权全部放到位。要委托专业部门完善高职院校多元化发展评估新体系,更好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真正做到管办评分离,让高职院校依法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分类培养人才,自主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