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说,大学应该是年轻人在青春期和成年人之间这段时期遨游人生寻求帮助的地方。它应该提供指导而不是强制灌输理念,应该帮助学生努力穿过这片成长的危险地带,一路前进,实现自我认知。它同时也应该帮助他们培养某些智识和心灵上的品质,使他们合格地成为具有反省精神的公民。”
这是美国教育家安德鲁•德尔班科在其著作《大学: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对大学意义的一段精彩论述。作者在该书首页还以W.E.B杜波依斯的言论作为卷首语——“真正的大学永远只有一个目标——不是去谋衣食无忧,而是探寻丰衣足食后的人生意义与宗旨”。
《大学: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本书对“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做了很好的回答。如果用更为简洁的话语回答,那便是大学应该致力于指引学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选择。事实上,大学最初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年轻人在这里展示自己的天赋与激情,并开始以一种忠实于自己且对他人负责的方式厘清自己的生活。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喜于辩论,教学相长;在这里,老师指引学生探寻生命的真谛;在这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曾经,大学无处不蕴含哲学式的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哲学式的探讨是大学活动的一项重要表征,也是大学最原始的基因。
但是现在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基因突变。大学变得不再关心学生,不再探讨生命的真谛,转而将其触须伸向更多的未知与不确定。今天的很多大学生对于为什么上大学,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有些学生陷入慢性焦虑和抑郁中,急于成长却找不到方向;有些学生不确定自己的天赋和志向,借助虚拟世界或狂饮释放压力;还有些学生眼盯荣誉,安然自得。我们的大学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今天的大学,感觉像是退回到了另一个时代和世界。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仅意味着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意味着获取并保持好奇心和谦卑心。它意味着摆脱心烦意乱的自我意识,培养一种更宏大的人生观,在体验人生的同时,不断地自我反省。这正是大学的信仰,也是大学的理念。在如今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一栋穹顶建筑,其大门刻着“Erected for the Students that Religion and Learning may Go Hand in Hand and Character Grow with Knowledge”(为学生的信仰与学习可携手前进,品格与知识可共同成长而建立)。大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品行和信仰,而后者才是大学之根本,即为社会培养有教养的人,培养合格的公民。
世界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这样评论大学,“Colleges are like old-age homes, except for the fact that more people die in colleges”(大学就像养老院,而且事实上,更多的人死在了这里)。怎么不是呢?如果大学对自身定位日渐模糊,那么终有一天它会变成有声音但无思想的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