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云南省内部分高校助学金申请会沦为“比惨大会”、学生很无奈。同一天,省教育厅就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成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三级组织机构,并坚持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精准识别对象。其中,评议认定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11月17日云南网)
“比惨大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当事学生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或报告,向全体在场人员诉说自己的贫穷家史和“悲惨命运”,以博得评委的“好评”,从而获得借以维持或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的“助学金”。这看似公平,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尊严。在我看来,采用这种“比惨大会”的形式来评定助学金,实际上是评定单位打着公平的幌子做出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懒政”“惰政”之举。
应该说,出台文件明确提出“评议认定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这一规定,及时制止“比惨大会”现象,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尊严,体现了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值得肯定。不过,在这个“精准扶贫”的时代,如何加强对贫困生的有效认定和精细化管理,仍有许多文章要做。
在我看来,除了校方要“坚持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精准识别对象”之外,或可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评议评定的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申请者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掌握其真实的个人信息。甚至可以在大学生入学之前,学校就可根据学生是否申请了助学贷款等信号来初步判断贫困生的情况,而不是等到入学之后再看他(她)吃了什么饭,穿了什么鞋,或者说得多么凄惨。
当然,由于贫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现象,为了更有效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并以此为据做出准确认定和精细化管理,学校可以考虑建立贫困生动态管理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探索形成“三个联动”。
一是家校联动。由于大学一般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和学生家庭的联系不如中小学那么方便。但这不是学校和学生家庭放弃联系的理由,尤其是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和动态管理,更需要加强与贫困生家庭的联系,这是评议和评定的基本依据。比如,可以考虑建立与贫困生家长电话联系制度(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网络视频通话),或者必要时由学校派出老师到贫困生家庭进行家访,等等。通过与学生家长适当的沟通交流,既可起到鼓舞激励作用,也可发挥监督作用。
二是校地联动。学校还可通过“官方”渠道,与贫困生所在地的一级党政机关,比如当地县乡镇的组织部门或教育部门等,建立定期联系制度,通过他们或委托他们定期(比如每半年)了解本校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馈或告知。虽然这里面可能也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但总体而言,有党政机构的公信力作保障,是可以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依据的。当然,校地联动的实践空间并不限于此,还可能会有其他合作项目,此不赘述。
三是师生联动。这里的师生联动主要是指有关老师和贫困生的联动。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扶持。因此,还要加强老师尤其是年级主任或班主任与贫困生的主动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定期与贫困生沟通互动,既要关心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扶贫先扶志”,这需要一定的外力介入和引导。此外,师生联动,既体现了对贫困生的关心,实际上也是对其的一种约束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