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到学校调研,与校长谈起校长领导力的问题。有的校长一肚子苦水,说如今校长真不好干,既要管好人、钱、物,还要具备应接不暇的专业领导力,时常感到分身乏术。该校长的话道出了众多中小学校长的心声。
近年来,教育界有句时髦话,叫做“校长要姓教而不姓钱”,说的是校长要懂教育规律,要有专业领导力。提高校长的专业领导力,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核心。我认为,校长的专业领导力是多方面的,比如文化领导力、课程领导力、管理领导力等。但从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以下四种专业领导力最不容忽视。
一是教育理念领导力。“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校长的专业领导首要的是理念引领。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让学生片面发展,还是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困惑广大教师的症结所在,也是每一位校长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没有理念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没有理念的校长是没有思想的校长。校长的专业领导力,首要的就是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教育哲学,形成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引领广大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
二是教育管理领导力。“改到深处是制度。”任何一项改革,启动阶段往往信心百倍,豪情万丈,有气吞山河万里如虎之势。然而,随着改革进程中矛盾问题的凸显,改革者的勇气锐减,改革就会停滞不前,出现进退维谷的现象。原因何在?关键在于缺乏制度保障。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校长管理领导力的集中体现。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学校正是由于没有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制度,才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改革现行管理制度,建立“以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新时期校长专业领导力的根本保障。
三是课程领导力。时下,无论是北京十一学校的课改实践,还是重庆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乃至清华附小“1+X”课程,无不体现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智慧。课程建设是课改的前沿和深水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集中体现为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从课程意识来看,校长要树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和载体”的理念,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育人目标和教育愿景;从课程规划来看,校长要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建构具有学校特色、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实施来看,校长要以学科化建设推进课程实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新知,生成智慧;从课程评价来看,校长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课程领导力应成为校长专业领导力的核心和载体。
四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升质量、促进公平的有力手段。2012年9月5日,在全国第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曾说,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时代,随着慕课的强势登陆和翻转课堂及微课程教学理念的全新建构,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地冲击着广大中小学,催生了泛在学习、创客教育、大数据评价等全新的教育形态,“技术改变教育”正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在此背景下,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成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视教育信息化的影响,或者看不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精彩必然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