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私人定制教师”,推崇过度亦非理性

据悉,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推出“私人定制”教师模式,新生只需在报道时先填写一份“教师定制订单”,便可私人定制老师。

这是一个尊重个性、注重人文关怀的时代。先是某校对新生实行“舍友”私人定制,现如今,江西理工大学又推出私人定制“教师”。大学是时代风气的方向标,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温情,感受到了一缕凉爽的清风。然而,在感动与兴奋之余,我不免心生疑惑,“私人定制”的教师,就能让学生如愿吗?

大学教育不是私塾教育,亦不是研究生式的精英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位新生的诉求,量身定做教师,愿望很好,理想很美,但恐怕在操作层面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据媒体报道,为符合新生要求,该院高端定制,将一批高学历年轻博士毕业生“寄出”给新生担任2016级新生班主任。这样看来,学校的“私人定制”也并非吸引学生眼球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不过,这种行动仅仅是对辅导员、班主任而言。而所谓的科任教师,学校无能为力,学生也只能逆来顺受了。这样的“私人定制”被无限放大,着实有点夸大其词,推崇过度亦非理性。

事实上,大学生群体已经步入成年,对老师的优劣自有一番明确判断,大部分学生“私人定制”教师的标准,多是优秀教师的标准,诸如讲课幽默风趣,知识素养丰厚,师德品质高尚等。而对于所谓的年龄、相貌、性别、性格却充满着感性的喜好,与教育并无多少关联,过度关注这些因素,恰恰是对教师专业性的亵渎,是“择师”标准的误区,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异化与虚化。

一所成熟的大学,教师群体多是稳定的,他们的教学专业性极强,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这种教学风格或许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口味,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学生“私人定制”的标准。但是,正是大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性,与人格的独特性,才构成了大学教育的多姿多彩,才让学生得以领略不同性格教师的教学风采,让学生受到不同教师个性的浸染与触动。这样的教师群体,较之学生私人定制、趋于一统的“教师形象”,或许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然,大学推出“私人定制”教师的初衷,恐怕还是旨在倡导“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学校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不要忘记教师的个性同样需要关注。而真正对学生的尊重,仅靠前期性的“私人定制”还不够,还需要过程性的参与。毕竟,学生在“择师”之前,对教师的概念是感性的,也是模糊的,更是不确定的。“私人定制”的教师是否如学生所愿,还需要在相处过程中进一步确认与调整。

我认为,与其“私人定制”教师,不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大学同一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来开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调整,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师,而且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改进,岂不两全其美?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刘义杰:“私人定制教师”有利于高校回归教学本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非理性  非理性词条  推崇  推崇词条  定制  定制词条  过度  过度词条  私人  私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