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单向性“作贡献”不是真正的家校合作

近日,在一所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老师提出,考虑到孩子们还太小的实际情况,希望家长们贡献点儿时间,一起来打扫一下教室,迎接新学期。还有的学校为了确保“精准贡献”,甚至发给了家长一个调查表——“您能为学校作什么贡献?”(9月16日工人日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在立体式教育构架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参与,可以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亦能拓宽与延展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全面的发展。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不紧密,相互脱节,形成不了合力,甚至产生相互掣肘现象,值得认真反思。

然而,家校合作,却并不等于家长单向性的“作贡献”,合作的基础是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合作。家长“作贡献”显然背离平等原则,不管家长自愿也好,被自愿也罢,这样的合作牵连着物质利益,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物质性索取,目的并不是指向学生本身,而是学校的需求;而家长提供给学校的物质利益,也并非真正为了学校的需要,而是以“贡献物质利益”为代价获取教师的信任与好感,换取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在这一连串的物质利益输出与输入过程中,明显带有功利性,使彼此的合作充满着利益交换的成份。

教育是纯粹的,容不得半点功利,以物质利益为指向的家校合作,只会让教育变得功利与势利,与教育的本质严重背离,不仅异化了家校关系,而且还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严重误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栽下功利的种子,使他们过早地被世故与利益蒙蔽了纯洁的双眼。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基本的办学条件完全能够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所谓的扫把、抹布、饮水机等物质需求,通过办公经费完全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没有任何争取家长赞助的必要。事实上,真正的家校合作,绝非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而是超脱物质的精神支持。

家长是重要的资源,学生的家庭背景丰富多彩,家长也来自不同战线、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其中潜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值得学校教育工作者充分挖掘与利用。如开设“家长大讲堂”,请具有某一特长的家长担任主讲教师,介绍自己的职业,为学生传递某一领域的前沿信息,让学生形成职业概念,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通过某些家长,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桥梁,让学生走进工厂、走进乡村、走进军营、走进市场,了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生活世界中感受到社会的五彩斑斓。

再者,家长合作,需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主动自愿地为学校的发展出力。通过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让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透明,更加优化。让家长对学校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予以监督,如校服的选购、食堂的监管等。通过家长志愿服务者,让家长参与学生路队护送、课外活动辅导,让家长为学校教育贡献力量。

当然,不管怎样,家长参与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循自愿原则,都不应掺杂任何功利性因素,这样的活动对学校才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才是家校合作的准确定位。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钟乐江:让家长来校打扫卫生,算哪门子家校合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单向性  单向性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贡献  贡献词条  真正  真正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