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关教师节的段子、文章铺天盖地。绝大多数要么断章取义、要么抓住“小尾巴”不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放大负面和消极,忽视正面和积极。教师节俨然成了“诟病与褒奖之结晶节”。我认为这种以沉船的心理看待教师节的做法不可取。
1985年重新设立教师节,其初衷便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教师节是全社会给与教师尊重,作为教师收获的是一种无上光荣。一代代无私奉献的先进代表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标榜,一个个为莘莘学子贡献毕生精力的“花匠”成为今日美谈;所谓“为学莫重于师”,尊师本应一如既往,可放眼当下“变味”的教师节,何尊何卑、何雅何俗,无须赘言已是人人皆有感悟。
首先,近年来面对应试教育综合症,全社会焦虑但苦于没有治愈良方。对于学校来说,不唯高考没有今天,只唯高考没有明天,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因而厌学风气盛行,导致质疑学校教育的声音不断。公众对于教师的认识,仍然囿于那种“羞谈钱、做人梯、当蜡烛”之类的成见,忽视了教师也是普通人,这在无形中便制造出了“道德陷阱”。而在教育行业内,教师节原本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节日,慢慢却演变成“精英教师”的表彰节。因此,从“平等”意义上讲,不一定要“有节就有福利”,让教师在平静的环境中工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比过教师节更好。
其次,独生子女综合症,是全社会所始料不及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就是:独生子女问题也说明教育出了问题。尽管传统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嬗变更新以期适应“孤独的童年”和“娇惯溺爱”的独生子女们,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在独生子女教育上,我们仍在摸索的路上。此外,独生子女就业综合症正在悄悄露头,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独生子女不愿意接受职业纪律和体制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缺少组织和集体观念,不愿意接受批评等,已经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
再次,新媒体引起的教育综合症,由于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的教育手段也随之不断进化。单从教师层面讲,少数先天不足的教师借助互联网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而一些科班出身的教师的风光暂被遮蔽,甚至出现“劣币逐良币”。加之“网红教师”一夜暴富,堂上不讲网上讲等,长此以往,教育业态行风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