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组建异地专家库,本地评审才“拉不了关系”

请区域范围内的权威专家参加职称论文的鉴定、名师特级教师评选、教师职称的审核、教学比武的打分、研究课题的立项与评奖等诸多评审项目,是各地教育系统的普遍做法。用权威专家评审代替行政评审是一种时代进步,但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隐性不公,已经影响到了区域教师评价的公平性和权威性,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评选过程公正,评选结果让人信服,这样的评价机制才能给人以正确的导向和激励。请权威专家参加评审,经常出现专家所在学校的教师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笔者仔细研究了各地职称评审、课题立项、教学比武的公示结果,发现在职称的通过比例、课题立项的数量和等级、教学比武获奖的层次这三项指标上,知名学校都长期远远高于普通学校。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知名学校的权威专家也是最多的。这就让笔者不得不质疑专家参与评审与其所在知名学校的高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现实中某些权威对于评审结果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源于专家在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让同行认可与敬佩。此外,本地专家评审的做法也为权威增色不少:越是权威,参加评审的几率就越高,同行的论文、课题、职称被其评审的可能性就越高,他的影响力也就越大。遇到评审中的分歧,其它同行不好也不敢反对。这也为权威专家为其所在学校争取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仅靠一所或者几所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靠一个或者几个教师,需要全体教育人的共同努力,需要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一些激励方式长期垂青于知名学校,就会伤了非知名学校教师的积极性。这样的激励和评价方式,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极为有害的。

当前,某些教师在评审问题上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想如何努力达到评审的要求,而是去想怎么跟权威拉关系。权威也是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无法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断,而这种影响正是公正公平评价的重大隐患。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门可以遴选组建异地专家库,评审时由计算机根据需要随机选择,并对专家库成员严格保密,用制度阻断评审对象与评审专家之间可能的联系和接触,确保专家不受外来干扰,在自由的心态下,做出公正公平的评价。唯有如此,评审的结果才能让人信服,教师激励政策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增强教育主管部门权威性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专家库  专家库词条  异地  异地词条  评审  评审词条  组建  组建词条  本地  本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