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麻雀小学”面临的难题并非无解

随着城镇化的纵深推进,乡村生源大量涌向城市,打破了城乡教育固有的格局。农村教育,特别是在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教师老龄化现象特别突出,而且这些学校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专岗专人难、留住教师难和开好课程难的“新三难”问题。

首先,专岗专人难。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体音美课程往往都由语、数等教师兼任,沦为“搭头”学科;部分语数教师不会教,要么随意应付,要么改上语数课程,体音美成了“空头”。更为尴尬的是,即使体音美专业出身的教师,在教学点和“麻雀小学”任教,也会由于班级数和学生数过少,而不得不将这些“贵金属”“挪作他用”,造成稀缺师资的浪费。

其次,留住教师难。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乡村,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以本地“民转公”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分配到这些学校,都会遇到生活不便、活动贫乏等问题,恋爱、结婚更是难上加难。加之老年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缺少最基本的教学研究条件和氛围,青年教师没有学习、请教和交流的对象,专业成长空间狭小,发展前景无望。因此,年轻的体艺教师要么想方设法调离农村,要么干脆辞职走人。

再次,开好课程难。“美术课,随意画;音乐课,自己唱;体育课,鸭子放”,基本上是教学点和“麻雀小学”体音美课程的真实写照。单从课表看,信息、生命安全、体音美课程一项都不缺,但真正上了没有,课堂质量如何,就不好说了。虽然跨校支教、区域“走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之困,但支教不等于优教,“走教”教师疲于奔命,时有“越位”、“缺位”现象发生,其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化解这些“麻雀小学”的新“三难”问题仍需探索其他途径。对此,湖北省教育厅在武汉市江夏区和大别山腹地两个乡镇的试点做法有可借鉴之处:

第一,“走教+合办”可盘活体艺教育资源。

区域内选聘体音美优秀专任教师,在评模评优晋职称等有专门考核赋值,并拨年度专项资金,配备专车接送教师进行巡回走教,每周集中一至两个半天时间,到指定学校承担体艺课程教学任务,增强体艺师资的流动性,扩大体音美教师的辐射面;同时寻求“合班”,根据教学点和“麻雀小学”实际,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或同年级两个班合并一起组织教学,提高班级授课的受众面。课堂上,教师采取“以大带小”、分组比赛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弥补“合班”因年龄不同形成的认知差异。

第二,管理上,既关注“走”的到位,又重视“教”的效果,更计较“专”的严实,确保教学实效和师资的稳定。

第三,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依据农村学校的边远艰苦程度实行阶梯式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教师多样化身份参与交流轮岗,鼓励与教师业绩考核挂钩。在交流轮岗过程中要让农村有歌声、画笔、运动……

此外,还有完善尊重与认可农村教师的制度,呼唤公平的城乡教师职称评定机会,完善评价标准;根据教师的价值追求设计政策,引导和激励他们安心从教。注重农村微环境改善,如周转房、培训机会等。

农村“麻雀小学”新“三难”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至于如何提高这种吸引力,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三种力量:一是职业吸引力量,如工资待遇、发展空间、价值实现等;二是职业保健力量,如编制、周转房等;三是社会促动力量,如社会主流价值、重要他人的影响等。三股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让优秀人才在农村学校扎下根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麻雀  麻雀词条  难题  难题词条  并非  并非词条  面临  面临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