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语文教师怎样与文本“对话”

最近听了一节初三语文课,内容是作家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家》。这节课上得并不成功,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告诉他们作者把家比喻为船、港湾和岸。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似懂非懂,整节课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读懂文本,没有与文本深入“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之间,实际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一种对话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与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关系”(《语文教学实施指南》赵福祺、李菀主编)。教师是联系课程和学生的纽带,只有读懂文本,才能顺利进行教学设计,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可惜的是,许多教师没有走进文本,迷信“教学参考书”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几乎千篇一律;学生则言听计从,不敢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得到的只是教师灌输的“唯一正确答案”。

与文本“对话”首先要求教师与作者“对话”,包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况,把握其写作动机,研究其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有些教师不屑于此,只是满足于粗略的“作者和时代背景简介”,结果影响了对作品的深度理解。

其次,教师要与作品“对话”。教师要精读文本,读懂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意蕴,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表现手法,并在关键处融入自己对文本的见解。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有文学评论家的眼光、作家的情怀、教育家的气质。教师可以广泛占有资料,也可以参考名家对作品的解读,关键是抱定一种批判的态度,将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再次,教师要与学生对话。教师要了解学生初读作品时的感受和想法,并将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然后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相比照,发现学生阅读时闪现的火花,并将它们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有时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教师还要深刻,一些课堂之所以效率低,原因就在于教师不了解学情,缺乏教的针对性。只有准确掌握学生学的信息,教师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语文教师怎样与文本“对话”  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词条  文本  文本词条  对话  对话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